雪花吹散了午夜的温情,却唤醒了雨荷无眠的空灵。雨荷又想起那条他发给她的信息:你知道两只眼睛的关系吗?他们一起眨,一起动,一起哭,一起笑,一起看,一起睡。谁也离不开谁,尽管他们很难见面。人月难圆,聚散难料,世界永远无法舍却悲剧的存在。
前世你的案前,那飞红碎片,印就了彼此的誓言,风起的痕迹,你深情的相拥已是隔世的梦境,飘雪断人肠。时光淡去,你不再回头望,任我素笺成殇,难斩一世儿女情长。
小时候,赛龙舟比赛是端午节的重头戏。供比赛的龙舟俨然一只龙的化身。龙头神韵十足,昂然高挺,配有红胡子或黑胡子或白胡子;龙尾高卷翘起,呈现一副不拖后腿的飞驰架势。绚烂的阳光下,青草疯长,河道宽阔,水量丰沛,我们一大群小孩蜂拥而至,站在岸边或坐在沙地上,赛前总会以伯乐识千里马的热情讨论龙舟并下好赌注,成为各胡子队中某一队的高级粉丝。接下来当然是以最卖力的干劲去为自己选择的队伍呐喊加油,一声一息都与钟情的龙舟齐头并进;船上的水手光着油溜溜的膀子,咧着醉人的微笑,应着震天响的锣鼓节拍奋力划桨,水花迎着水速飞溅,冰凉了整个世界,一种单纯向上的快乐在空中蔓延式地撒播。在我们孩子眼中,输赢永远是次要的,过程是充满心动起伏的。
走出植物园,看见有人在清理花苑里的落叶。一拢一拢的叶子和残花被收集在一起,装在袋子里。不知道下一个春天,它们会在哪里绽放自己的妩媚和青翠。那些留在树木上的秋叶,极力舒展娇躯,好似要把最后的温柔和美丽留在秋日中,我却为它们伤感,下一刻会有谁成为流泪着,有谁会因为离开了树木的怀抱而平添伤怀呢。
有多少人祈望来生的改变,有多少相爱的人许诺来生的相逢,而我,却是走在尘世之外的人,不想再在红尘走一遭,不想再一次伤痕累累。
以此支言碎语聊慰育海里的每个有着类似经历的同志,愿人人都能平安健康,顺利到达人生彼岸! 赞
一眨眼,2014年过去一小半了,再有几个月,就是2015年了,然后,所有的生物,包括有生命的没生命的,都会增加一道可有可无的年轮。
思量昔日琐碎事,难掩伤悲泪失声。红颜如花开正艳,秋霜无情凋芳踪。但得巧女入天庭,共得众芳争芙蓉。但得利妹步仙境,儿女家中保安宁。但得吾妹有灵迹,能排众苦得永生。但得吾妹列仙班,亲朋诸友亦心安。
知道吗?你送我的年华,我还保留着;你给过的记忆,在岁月的沙漏中,一遍遍的回味;你给过的心动,我想我将永远埋葬在心底;我一直在关注着你,用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;行走在红尘,季节深深的暗影中,我是个迷途的孩子,你从未回头看一眼身后的我,你说你要离开,之后义无反顾,让踽踽独行的我,情何以堪?
爱迷离了思念,恨斩断了誓言,你在我的身后越走越远…… 赞
夜宁静,人忧思,星寒月冷,绵水寒。脚下的缩影,是悬挂在枯枝上的思绪,是勾勒出蜿蜒曲折道路和的灯丝。
读书·教书·写书作者|王文铭读书说读书,其实我也没有读过多少书。如果学历能代表读书的多与寡的话,我只不过中师毕业而已。可在读书上,我可以说是一个“杂食”家了。凡是能找到的有文字的纸片或者电视、广播、英特网、墙报、黑板报……都成了我读的对象。我正在读的书也是非常杂的:有《新华网》、《人民网》、《云南信息港》、《强国论坛》、《新华论坛》、中央电视台或者地方台的新闻节目、中央广播电台或者云南广播电台的各种节目、《半月谈》、《求是》、《云南日报》、《支部生活》、汤世杰的《灵息吹拂——香格里拉从虚拟到现实》、《大理日报》、《鹤庆报》、《人民教育》、《中国教育报》、《云南教育》、各种中小学教材、教辅资料……反正手里面有的,眼睛能看到的,都是能做到精就精读,没有时间精读就浏览。每天我都忙碌在书海中,为些我才知道,我的生命正在活动着,只要时间或者精力允许,每天我都把自己沉浸在书海里,只要有空闲,只要手头有书,我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读书。只要生命还在活动着,我的生命就为读书存活着,虽然没有本事读出个“黄金屋”、“颜如玉”来,却也将书当成了我生活中的“盐巴”一样,一顿饭都不能离的。只要送报纸的邮递员来迟几天,心里就似乎如有所失。这也许是几年来的一种积习吧。总之,我的生活中可以一日无米黍,但不能一日没有书读啊!其实我读书是很少有功利思想的,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读那本书,可能只是满足一下好奇,打发一下多余的时间,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教书需要很多知识,需要积累,可我还是无为而读书的时候比较多。不管是有为而读,还是无为而坊,读书让我充实,让我活得有滋味。有书读我的才会丰富多彩,才会神彩飞扬。因为我会常常和书中的人物辩论着人世间的一切功过是非,还有人存活的价值和意义。有时候还会和书中的人物,思辨人类将来的走向。那是一种高尚得有些失去生活原色的成仙得道的生存方式,所以我即使在孤独的山寨里生活,也还是体验到了——人存活的诸多价值和快乐。教书我不知道与经济和物质享受打交道到底是何种味道?我只与书为伍,教书的那几文工资,足可以让我不需要为生计发愁和奔波。我看到那些高官动不动就是将上百万,上千万的金钱,想尽千方百计,绞尽脑汁,提着脑袋地据为已有,真是让我这样的无名小辈眼界、脑界大开。有时候也庆幸自己没有跟那些金钱打交道,搞不好,还可能因为贪心不足,也会弄个“榜上有名”。我教书是从1983年7月,大理师范毕业后开始的,一毕业我就被分配到金沙江峡谷一师一校教学点,那是一个白族与白依族聚居的鹤庆县六合乡上木禾教学点,那里离乡镇四十来里,离县城八十多里,是一个鸡鸣三乡镇的地方(金墩乡、松桂镇、六合乡的交界处),一个人任一至四年级的教学。可是不知怎么搞的,现在总时时萦绕在脑际的,仍然是那段艰难而又充实的教书生涯。教书,我觉得和干其他工作是很不相干的,被很多人命名为:良心事业。有时候工作起来虚得很,好像没有什么成就感。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功,并不是哪一位老师的功劳,是集体智慧的结晶。但教书要是思想与思想碰撞的结果,任何老师的知识,不会影响学生的一生。老师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,是他的思想和人格。读书也是如此,不会有哪本书会影响我们,也不可能有哪本书中的思想,会左右着你的一生。一个学生到他长大后,可能将老师教他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,也许给他以教育是一次单独的谈话,一句鼓励的温馨话语,一个不知不觉的眼神,一段不起眼的评语……教书使我平淡而又快乐地生活着。写书当然我一直在写书。写教案,写学生下水作文,写学生评语,写学校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报告,偶尔心血来潮,也写一点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,也写点火柴盒似的小文章。多数时候只能自娱,但写起来很投入。没有想到能流芳百世,或者名千古。可人家能写,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写呢?好在通过不断的积累,不断的摸索,也在《新华网》、《人民网》、《千龙网》、《人间方圆》、《云南日报》、《大理日报》、《大理文化》、《鹤庆报》上发表了几块火柴盒。也被同事和学生称之为,对我来说太冠冕堂皇了,并且难以受用的“作家”称号。“活着就要活出个的样子来。”这一直是我人生的座右铭。要活出个样子来,就要不断地书写自己的人生。因此,要读很多书:有字的,无字的;有情的,无情的;有用的,无用的。要不断地充实自己,就要不断地读书,不断地追求下去。人生实际在也是如此,在不断地教别人书的同时,又不断地被别人所教,““千教万教,教人做人。”“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。”一个人应该要真正做到:“活到老,学到老。”那才算是找到了做人的真谛。除了读书外,当然我们也应该写点东西留与子孙学。古人给我们留下那么多宝贵的遗产,难道我们不该给后代留点什么吗?人生易逝,我们还是得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,发扬雷锋的“钉子”精神,赶快读,赶快教,赶快写啊!
免责声明:文章《教书没有读书知道学生生活时间需要生命人生》来至网络,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!
- 上一篇: 救援姑娘归来逝者举动蓝带白发夜长
- 下一篇: 教会套裙爱情纽扣没有生活花瓣但愿开始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