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散文集散文精选正文

步非烟赵象武公业中国守门人妻子飞烟文学

符韵散文网 散文精选 2020-09-29 01:07:08 2707 0

  晚秋的夜,冷冷的。晚秋的雨,如丝如线,似乎将满腹伤情都寄托在秋雨的夜里,一根根、一点点都埋葬在这最后的雨里,秋的伤浓了,秋的悲重了,一蓑秋雨,渲染一世离别,一阵烟雨载满了几度欢喜几度愁绪。

【导读】面对这个消息,我选择了沉默。我将永远不会在更高的山顶见到你,我也永远不会知道你在那黑黑世界里攀上的高坡是不是又陡又高,你在那里是什么都不需要了……

  心真的好累,不知何时才能停下休息,不愿去想,不远去做,只想闭上眼睛静静地睡去

  现在我想已经没有机会在实现我的诺言了,亲爱的!你为何要独自离去,让我背负着内疚与自责,你将我推开的那一瞬间我的世界已然坍塌,我是多么希望这血泊中的人是我啊,而不是让你付出生命的代价让我继续活下去!我爱你虽然没有对你说过,也再也没有机会说了,从你推开我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已经死了,为何你倒下的最后还要让我为了你好好的活下去!

  谁人又让夜雨化成一簇含泪海棠的渴望,独念缈水之归舟,将白云妆点上孤帆的胸膛。以秋水为镜,独自眺望遥远的北方。而那转瞬即逝的背影,却依然穿不过,今夜这悠长悠长的时光。

  我不明白的太多,典籍里有一个冷浚的词,死亡。九月过后,诗人死了。我在一个章节的中间,来回跺步。一个词根深蒂固,把我冻僵。原来有一面叫岁月的镜子,里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,在沉默,狂笑,倏然一惊是我。仿佛命运走入歧途,我该如何去捕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散文编辑:江南风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散文编辑:江南风)

  悲闻叹其有何用,只等来日归土中,何为叹兮土生兮,只能用其作比喻,常常我们都会感叹为何人生如此之沦落,这没法说明这一切的叹,或许只有失去才能知道为何,那为何常常感叹呢!因为心里都不再拥有当时想要的生活及物质条件,所有才使心里受到感叹,心是一种无可控制的物体,想要让叹消逝在土里,永远的沉默,那么就把心态调整好,有其时想其事,不如做其事,叹如土,生息叹,土如终,最后都会消逝。

  于是一对迷惘的灵魂在生灭之间,同时呐喊,一对孤独的怨影在离别时抽搐,不明所以。

街上有许多不好的消息在等候着我:维亚希尔死了,他是在受难周"被风车轧死"的;哈比到城里找事情做去了;雅兹丧失了两腿,不能游玩了。黑眼睛科斯特罗马告诉我这些消息时,气愤地说:

“红杏出墙”的爱情悲剧——绘画千古偷情之死的才女《步飞烟》有感孟庆龙丙申之秋,阅读因“红杏出墙”事发后而被丈夫一顿毒打致死的千古美女才人步飞烟的故事之后,面对步飞烟的爱情悲剧,深感惋惜,于是也便寻寻觅觅,思思索索画了一幅步飞烟悠闲坐在院内相伴着春意盎然、初夏已临的仕女画,旁边身后,紫藤相拥,香气缭绕,一只鸟儿,啾啾唧唧,鸣唱着好的心境,步飞烟就石而坐,似在绣花,又似在凝神而思……是思想着邻居白面书生才子的赵象吗?是思想着云雨偷情之后的曼妙吗?我不知,但步飞烟一定心有灵犀。不管了,画作完成了是要题诗的,提什么样的诗句才适合与步飞烟的人身与悲剧的凄美呢?于是,思思想想,也就写下了《步飞烟》的题画诗句:“媒妁之言铸隐患,才情丛生春无边。暗香引来夜深沉,红杏出墙爱情美。醉生梦死蕊宫缘,云雨情欲亦惘然。温柔娴雅多悲悯,刚烈难有生活韵。手绘一帧仕女图,只叹飞烟糊涂世。”但愿世间女子都能如愿找到真爱真情,都能隐忍克制,夫妻弥合,白头偕老,永驻百年之欢,不要如步非烟一样,“红杏出墙”虽有了一时之美,但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之躯,断送了自己的生命,留给世人迷离不得善终的“流言蜚语”。步飞烟的“千古偷情”之死步非烟,临淮武公业之妾,因媒妁所欺嫁于武。咸通中,武公业任河南府(洛阳)功曹参军。公务繁忙,常常无暇及家。邻家子赵象因见非烟容貌纤丽,故以诗文相赠,非烟也回赠诗文,如此一来二去,日久生情,终于私通。大约一年后,因非烟曾经以小过错鞭打过某婢女,婢女将私情全告诉武公业,武质问非烟,非烟坚决不说出实情,后非烟被武缚与柱上鞭打,非烟说:“生既相爱,死亦何恨。”最后被武打死。一个凄惨的爱情悲剧。 自古女子以贞节为重,偷情别恋者总会令人发指。而唐代女子步非烟不甘柔情空落,红杏出墙,偷恋邻家公子赵象,最终私情泄露,惨遭摧残而死的事情,虽也有人嗤之以鼻,但更多的是得到人们的悲悯和叹息。步非烟是唐懿宗时期洛阳城中一位著名的美女,她的美不同于杨玉环的雍容丰腴,而以轻盈纤弱取胜,人们传说她形如柳丝,能随风飘拂,罗绮加身尚若不胜其重,是一个惹人怜爱、让人心痛的瘦美人。她生性娴雅、温柔多情。虽生长于小户人家,却才情横溢、教养颇深,喜好文墨、工于音律,尤其是能弹一手绝妙的琵琶,敲击一手好筑。筑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,其音节与丝竹配合,颇能增加音乐的色彩,步非烟击筑之技,堪称当时一绝。几度花开花落,步非烟转眼到了少女怀春的年龄,才貌俱佳的她一心盼望有一位才貌卓绝的多情公子与自己相伴终身。可在当时,她这种心愿既不能说与旁人知晓,也不可付诸行动去寻找自己的爱情。那时的婚姻完全取决于父母之命、媒的之言,在父母的操持下,正值豆蔻年华的步非烟嫁给了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为妻。武公业身为一方武将,长得虎背熊腰,五大三粗,性情耿直剽悍、粗犷躁烈。当时步非烟的美艳和才艺已经传遍了洛阳城中,武公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她,顿时一见倾心,千方百计托媒人说合,终于把可人儿娶进了府中。成婚后,武参军对步非烟爱如至宝,整天尽以呆望着她的清丽身影为快事,除在公府留值外,他与非烟几乎寸步不离。感情一物偏就这样说不清楚,尽管武参军对步非烟一片痴情,爱得无以复加,多情善感的步非烟偏偏就对他没有半点激情。这个粗悍的夫君,既给不了她柔情蜜意,也不能与她诗词互答,甚至在她弹奏琵琶、精心击筑时,他只会傻瞧着她的脸,根本不懂得领略音乐声中她的心曲。这样的婚姻与她梦中幻想的意境简直是天壤之别,因此新婚的步非烟内心中充满了失望和郁闷。每当风吹庭竹、雨打芭蕉的夜晚,步非烟总是偷偷一人对窗落泪,落寞萧索的心情紧紧缠绕着这个被人深爱着的新婚娇娘。武家的紧邻是府椽赵麟,他有个儿子名象,年方二十,美貌丰仪、神情秀朗,尚在家中攻读科举课业。一天,赵象在自家庭院中读书,读到兴头上,他一边绕庭漫步,一边朗声吟诵诗书。这时隔壁院中,步非烟正心不在焉地摘花玩赏,忽听得院墙那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,语声激昂、抑扬有致,似乎颇得书中神韵。嫁入武府后,因武公业不好文墨,常也干扰步非烟读书,这时猛听到这样入神的读书声,不禁为之感慨心喜,直想去探个究竟。但立即又转念想到,自己身已有归属,不该再生非份之念,于是强加抑制,努力不去再想这事。然而,回到屋中之后,邻院的读书声仍久久萦绕在她的耳畔,弄得她心里痒滋滋的不安。几天之后的一个清晨,东方乍白,晓雾迷蒙,赵象正在院中舞剑健身,转身腾跃中,不经意地从矮墙上望到邻家院中,只见一位纤秀的少妇正独自一人在晨雾中赏花,那少妇的容貌却已胜过春花几倍。舞剑的赵象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,只是尽量伸长脖子,从墙头上偷看那位美艳的少妇,越看越让他心荡神恰,只见她凝神立于花木丛中,柳眉微蹙,神情中略带几分萧索,与她精致小巧的模样配在一起,是那样地让人痛爱不已。赵象这时已完全被她迷住了,这般楚楚可人的女子如何落入了粗悍的武公业家中?赵象实在是不可思议,真怀疑是天上仙女误落凡间。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,邻院的美人却已穿花拂柳飘进了屋中,她行动时的那份轻灵飘逸,又让赵象在院中怔了好半天。自从那日惊鸿一瞥,赵象就再也忘不了那动人的女子,朝思暮想,辗转反侧,根本无法静下心来读书。于是,他暗中用重金收买武家的守门人,求他代为转达自己对步非烟的渴慕之情。看门人见他所爱的竟是自家主人的夫人,自然不敢惹这个是非,赶忙推脱不受,但又禁不住赵家公子的苦苦相求,再加上厚利的诱惑,他答应了帮赵象成就美事。守门人回家对妻子说明了情况,让他妻子伺机向步非烟传达赵公子的心意。守门人的妻子趁午后人寂之际,眼看步非烟独坐廊下出神,于是装作修剪廊外的花木,靠近步非烟,搭讪之后,婉转述说了隔壁赵公子的倾慕之意。步非烟一听颇为惊异,待弄清所述之人后,一丝喜悦掠过心头;然而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她不便对下人表露什么,只是带着难以察觉的一丝微笑听完述说,未置可否,只叫守门人妻子退下。守门人把事情经过详细禀报给赵象。赵象暗思:“她既然无拒绝之意,就可能有接纳之心,我不妨再试她一试。”于是取过诗笺,乘兴题下一首五言绝句:“一睹倾城貌,尘心只自猜;不随萧史去,拟学阿兰来。”赵象把这首充满挑逗意味的诗仔细封好,又通过守门人妻子的渠道,悄悄送到了步非烟的梳妆台上。步非烟读完诗,心底升起了重重柔情蜜意,她无奈地对守门人妻子说:“我也久慕赵公子雅才,但只恨自己命薄福浅,无缘与他共度此生了!”守门人妻子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,她见步非烟芳心已动,只是碍于身份不敢妄动,那种幽怨之情却分明写在脸上,于是心中有了数。既然受人钱财.就得替人效劳,守门人妻子狡黠地进一步怂恿道:“赵公子一片诚心,夫人好歹有个回音才是啊!”如此,步非烟半推半就,摊开金凤笺,写下答诗一首:“绿惨双蛾不自持,只缘幽恨在新诗;郎心应似琴心怨,脉脉春情更泥谁?”这时,赵象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书房中踱来踱去,等待着回音。一直到落暮时分,才好不容易把武家守门人等来,他接过守门人送来的诗笺,急不可待地读下来,顿时欣喜万分,不禁喊了出来:“事情果然有眉目了!”是再用剡溪玉叶纸写下一首七言诗,抒发感激和想思之情:“珍重佳人赠好音,彩笺方翰两情深;薄于蝉翼难供恨,密似蝇头未写心。疑见落花迷碧洞,只思轻雨洒幽襟;百回消息千回梦,裁作长谣寄绿琴。”诗托守门人送出去后,赵象满以为很快便能得到佳人的回音,谁知一天一天地过去了,却音讯杳然。赵象冷了半截,不知究竟出了什么岔子,是否事机不密,走漏了风声呢?还是佳人后悔自己的孟浪,关闭了心扉呢?再不然就是自己的诗句在遣词用语上冒犯了佳人?他思来想去,不得要领。正值春花将谢的时候,他忧心忡忡,独坐庭院,呆望着满院的花儿,似乎朵朵都是邻院女子俏丽的脸庞,让他心痛欲碎,怅然赋诗道:“绿暗红藏起瞑烟,独将幽恨小庭前;重重长夜与谁语,星隔银河月半天。”第二天清晨,辗转了一夜的赵象还昏沉沉的,却被一阵喜鹊的躁鸣吵醒了。他正生怨怒之际,武家守门人妻子喜滋滋地推门而入,悄悄传来了步非烟的口信:“郎君不必讶异,旬日来不通音讯,只因小女子偶染风寒,卧床难起。”说完,又从袖中掏出一只小巧的锦囊递给赵象,说是夫人所赠。赵象急急地打开锦囊,见里面装着一只玲珑的玉蝉和一副诗笺。赵象如获至宝,把王蝉紧紧攥在手中,顿感一股暖流从手中蒸腾而出,传遍了全身,令他飘飘欲仙。再展开诗笺细读:“无力严妆倚绣笼,暗题蝉锦思难穷;近来赢得伤春病,柳弱花欹怯晓风。”赵象问过守门人妻子,得知步非烟的病情已有好转,稍稍放心了。却又深恐佳人幽思满怀,加重病情,于是写下一封短信:“春日迟迟,人心悄悄,自因窥觑,长萦梦魂,虽芳驾尘轻难以会合,而丹诚皎日誓以周旋;况又闻乘春多感,芳体违和,耗冰雪之妍姿,郁惠兰之佳气。忧抑之极,怅不翻飞,企望宽情,无至憔悴,莫孤短韵,宁爽后期,倘兄寸心,书岂能尽,兼持菲什,仰继华篇。”信后又附上一首诗:“见说伤情为见春,想封蝉锦绿娥困;叩头与报烟卿这,第一风流最损人。”步非烟的病可以说半是身病、半是心病,见到赵象的信和诗,大为感动,病也几乎都抛到了九霄云外。她关上房门,垂下窗帏,回信道:“下妾不幸,垂髻而嫁,中间为婚妁所欺,遂匹舍于非类。每至清风明月,移玉桂以增怀;秋怅冬红,泛金微而寄恨。岂期公子,忽贻好音,发华缄而思飞,讽丽句而目断。所恨洛川波隔,贾午墙高,联云不及于秦台,旧梦尚造于楚岫。犹望天从素恳,神假微机,一拜清光,九殒无恨,兼题短什,用寄幽怀。”封末同样也附上诗一首:“画檐春燕须同宿,兰浦双鸳肯独飞?长恨桃源诸女伴,等闲花里送郎归。”当初赵象始启心扉,托人传情时,步非烟虽然春心暗动,但拘于自己的身份名节不敢轻举妄动,强压着膨胀的感情,终于酿成重病。现在赵象再三表明心意,大病初愈的她似乎也焕发了勇气,无法再压抑自己的感情,于是索性尽情倾诉心曲。赵象见信和诗,明白了步非烟的一片芳心,自然是喜不自持,美滋滋地幻想着自己与步非烟才子佳人相配成双,心心相通,呢爱万干。几天后的一个黄昏,武家守门人妻子又悄悄来到赵象书房,告诉他说:“近日来武参军公务繁忙,今夜将在公府值宿,夜里只剩下夫人独守空房,公子可逾墙与佳人相会。”说罢就匆匆离去,只留下赵象心中激动得怦怦直跳。好不容易等到更深人静,赵象悄悄搬了梯子,越墙来到武家院中,见步非烟默立在花丛中似已等候多时。两人一见如故,欣喜难言,牵着手悄悄潜入卧室,在幽幽的烛光中,两人无言地紧紧拥抱在一起,一团烈焰同时点燃了两颗相待已久的心。两个人顿时溶为一体。这一夜的缠绵风韵,对两人来说,就像一股清泉流进了干涸已久的心田。天晓临别时,步非烟紧紧拉住赵象的手,秀目含泪说道:“今日相遇,乃前生姻缘,望公子不要因为妾无玉洁松贞之志而轻薄待妾。妾本非风流放荡之人,以身相许,实是情之所致,愿公子深记!”赵象温柔地抚慰道:“小生非轻妄之徒,决不会逢场作戏。承蒙垂青,决不相负!”天已放亮,赵象不得不急忙跨墙而归。回到自己书房,心情仍沉浸在昨夜的激荡中,无法平静,乘兴又赋诗一首:“十洞三清虽路阻,有心还得傍瑶台;瑞香风引思深夜,知是蕊宫仙驭来。”感情的闸门一旦开启,春心如泉就再也遏制不住了。自从有了那一夜巫山云雨后,凡是武公业留值公府的夜晚,就是赵象与步非烟欢会之时。两人情深意浓,心息相通,彼此一个眼神或一声轻呼,都能唤起对方微妙默契的感应。那种好日子毕竟不多有,大多数的日子,他们都只能隔墙相思,有时托守门人夫妇传递诗书,有时赵象在院中大声吟诵诗书,步非烟坐廊下轻抚琵琶,种种方式,都被用来传达彼此浓浓的恋情。就这种情形,步非烟用诗作了描述:“相思只怕不相识,相见还愁却别君;愿得化为松上鹤,一双飞去入云行。”两颗相倾相爱的心,无论什么困难都无法阻隔,这恰似“满园春色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”这样过了两年,两人却实在想不出可以插翅双飞的办法,也只能这样漫无结果地苦恋着。然而,纸终究包不住火,无论他们两人怎样尽力地收买家中下人,隐蔽行迹,还是有一些风声传到了武公业耳中。武公业找来守门人妻子询句,守门人妻子开始矢口否认,武公业严加逼打,让她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真象。武公业顿时火冒三丈,但他还是压住自己的火气,决心以眼见为实。他不动声色,第二天佯装留值公府,入夜时悄悄潜回家中,藏在院墙下守候。二更时分,看见墙上有人影晃动,性急的武公业奋力跃起抓住来人衣衫,只听得嘶啦一声,衣衫被他撕下一大块,人却跌回邻院中。武公业心中有了数,他手持那片撕下的衣角,冲进自家卧室,向妆扮整齐的步非烟大吼道:“下贱女人,看你做的好事!”步非烟一见衣衫就知事已败露,望着暴跳如雷的丈夫,她反而显得十分平静,心想既然事已至此,也就无需抵赖了,淡淡地说:“生既相爱,死亦何恨。”武公业见妻子不但不否认、不惊恐,反而说出这样的话来,顿时气得说不出话来,转身到侧房取来马鞭,朝步非烟没头没脑地打去。皮鞭下处,步非烟霎时皮开肉绽,她却咬紧牙关,并不讨饶,武公业愤怒不已,皮鞭一阵紧似一阵,一朵鲜花猛遭狂风暴雨的摧折,转眼就已凋零。纤弱的步非烟在鞭打之下,很快就气绝身亡。武公业一阵抽打之后,发觉步非烟已不动弹,于是停下来走近一探,娇妻竟然已魂飞云外。他不由地吓傻了,又怕又急、又悔又恨,一时不知所措。为遮人耳目,武公业以妻子暴疾而亡之名把步非烟葬在北郊邙山。邻间巷里皆知道非烟死有蹊跷,后来赵象也因此改名换姓隐姓埋名,远走于江浙间。洛阳崔、李二才士,曾在武掾处游玩,崔赋诗末句曰:“恰似传花人饮散,空床抛下最繁枝。”晚上做梦梦见非烟来谢他说“我的容貌虽然比不上桃李,但零落之貌却谓桃李有过之而无不及。今天能见君如此佳作,我觉得无比惭愧敬仰。”而另一位李才子赋诗末句曰:“艳魄香魂如有在,还应羞见坠楼人。”到了晚上梦见非烟指着他骂:“你一个读书人都没有具备士的言行,还说这种风凉话诋毁于我,委屈你跟我到阴曹地府当面对证吧。” 没过几日,李生便死去了,当时的人都觉得惊异无比。“生既相爱,死亦何恨”的惨痛代价俗语有“世间男儿皆薄幸,自古佳人不善终。”其实,这句话说得自有其中的道理。特别是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,女权自古就没有保障。男人对女人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力,而女人的婚姻完全依托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洞房时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什么样子的,像这样的事情,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,乃至到建国之后,一些地方依然如此。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社会和男女间的最大的悲哀。虽然男人也是洞房才见到自己的妻子,但毕竟古代男人有的都是三妻四妾,而女人却只能束缚于“三从四德”。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存在,必然导致恋爱、婚姻悲剧的层出不穷,而其中妇女的牺牲犹大。《飞烟传》大致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:美人如玉、才华横溢的步飞烟长大后遵循父母之命,被媒婆欺骗嫁给了功曹参军武公业为妾。虽然婚后武公业对她极其宠爱,但是作为才女飞烟总觉得这桩婚事不完美。所以再加上邻居赵象情诗的挑逗,门人妻子的怂恿,飞烟就理所当然的陷入了婚外情的陷阱。最后事情败露赵象弃她而逃,飞烟被武公业打死。文中塑造的飞烟是一个不安于婚姻现状,果断“红杏出墙”,然后果断牺牲的悲剧才女。她似乎是一个既无识人之明,又无周全之策;既不能无情无义心狠手辣,又管不住自己的荡妇。实际上她不过是一个在心中将爱视为至高至美,但最终被爱抛弃毒打致死的刚烈女子。了解了步飞烟的故事,我们不难看出,她是个勇敢有担当的女子,她有她自己的骄傲。在古代那种封建制度下义无反顾的红杏出墙寻找自己向往的爱情,在武公业拿着赵象的衣服碎片质问飞烟时,她只是淡淡地说了:“生既相爱,死亦何恨。”她不抵赖、不惊恐、不卑微地求饶,不后悔。她觉得活着便是为了有价值——她衷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,选择触犯封建礼教,与邻人私通。其实她真的活得有价值吗?如果赵象有责任心,能够抛下所有带着他私奔,隐逸山林过清清淡淡的小日子,或许人间就又多了一个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。可是赵象不是这样的,那么步飞烟也只能带着自己的谎言离开这个世界。或许读过步飞烟故事的很多人会说步飞烟是个荡妇、贱人,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环境下,她的真实毕竟也是很无奈的。她勇敢执着、不屈不挠,勇于争取自己的幸福。奈何她遇人不淑,遇到了没有担当的赵象。整整两年,作为一个男人,赵象除了满足于这样的偷情之外,无所作为,甚至连私奔的念头都没有,私奔是要付出代价的。他懦弱,为了保全自己而不得不匿名逃到江浙。可是他却不知道,步飞烟要比他勇敢地多,淡定从容,不置一辩,任凭毒打,始终不开口求饶,承担了这场孽情所有的悲哀与不幸,她用自己的生命赎了自己的情欲之罪。步飞烟以身相许之初,赵象又是多么的信誓旦旦啊——“已誓幽庸,永奉欢狎!”二人初尝云雨,的确浓情蜜意,连说出的话也是沾了蜜糖似的甜。可结果呢?大难一来,却就应了一句俗语说的“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”客观地说,飞烟确实没有错,而错的则是那个封建的旧时代,步飞烟作为女子被养在深闺,恐怕出嫁前也就是有见过她爹这样的男人,出嫁后就是武公业和男仆。所以,当她好不容易遇了个才貌都不错的邻居男,还对她又是那么的一见钟情,痴心一片,她又怎能不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?!为了自己的情爱,步飞烟努力了,也付出了真情和真爱,可是机遇却并不是个好机遇,赵象只不过是个没品位的花花公子而已。怪只能怪步飞烟的命不好!当然,从主观来说,步飞烟也还是有些儿不知好歹。尽管武公业长得不怎么样,既不眉清目秀,也非小白脸儿,好歹也还是个令人羡慕的功曹参军,还那么爱她,起码自己的生活无忧。若把闲情逸致宠妻记用来没事儿弹弹小曲儿、写写小诗,武公业在家时再陪他调调情,说说话,一辈子的婚姻虽不完美,但也算是福气多多了!可是,毕竟步飞烟是有思想的女子,作为才女美人,她既骄傲,又自命清高。她的梦中情人是风流倜傥的,懂他惜她的知音文人,不是武将的功曹参军。俗语还说:“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,时候一到,一切全报!”好好日子不过却要多些情欲潇洒风流的步飞烟,又怎么能瞒得住老谋深算的武公业?绿帽子毕竟是不好带的!武功也是谁啊?大名鼎鼎的功曹参军!岂能愿意不明不白带着步飞烟与赵象的绿帽子?那他武功业也就真成了修炼到家的千年王八了!可是,武公业毕竟还是一位有头有脸的人物,尽管长相不咋地。从他捉奸的举动来看,这个人实在是心机深重。他先是发现步飞烟近来的苗头不对,然后便开始从飞烟周围的下人开始进攻,软硬兼施地从媒人、妻子处了解了真相。一般来说,若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在知道自己最喜欢的小妾“红杏出墙”,备不住都会气急败坏!可是武公业没有,他隐藏的很,他深知“捉贼栽赃,捉奸在双”的千古真理,所以他故布疑阵说去加班,然后藏在一旁抓住了悄悄翻墙而来的赵象。好在赵象还算没有笨到家,还知道机灵地逃命,挥一挥衣袖,只给武公业留下一片衣角。由此可以看出武公业不是一般的人,他心思细腻,做事有张有弛。俗语还说:“一流的人才在军界和商界,二流的人才在政界,三流的人才才是学术界。”所以媒人并没有欺骗步飞烟,武公业确实比赵象是个人才!步飞烟嫁给武公业这样的男人,应该是可以满足的。奈何她自己所喜欢的无病呻吟,最终却害了自己!情欲难挡,步飞烟如果偷情之前早把后路想好了,或者早看透了赵象是个薄情寡性的人,她还会耗费自我大好的芳华去深爱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吗?问世间的女人啊,就怕为情所困,可偏偏就如步飞烟一样,千百年来,又有多少富有思想有才情的痴情女子不都是败在了一个“情”字之上?薛涛情爱元稹,李清照的晚节不保,“秦淮八艳”千古流韵的名女人……乃至当今的知名的与不知名的女人、女官员们,哪一个不都是与一个“情”字而败得一塌糊涂?步飞烟毕竟已经成为了过去,无论她做得对与错,也无论说她勇敢也罢,说她风骚也好,却也没有像她赠给赵象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“愿得化为松上鹤,一双飞去入行云。”若是如此,步飞烟也就是另一番爱情美景了!所以,我们还是让她带着“生既相爱,死亦何恨”这个美丽的谎言去安息吧!毕竟,活着的女人们,还是不要走她的老路!毕竟步飞烟留下的并非千古佳话!2016年秋于梦桥居作家简介:孟庆龙,1963年生,江苏省邳州市人。笔名:武煜。书斋:武彧堂、梦桥居。知名小说家、文艺评论家、文人画家。潍坊日报编辑、记者。曾在济南军区基层和军区政治部机关工作14年。并于军旅生活期间读书、习字、作画、写作,陶性陶情,丰富人生。1997年毕业于济南职工科技大学(文秘)作家班(现济南职业学院)亦即山东作协首届作家高研班。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、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、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会员、臧克家诗歌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、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、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会员、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、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和潍坊市作协主席团成员、潍坊市作协评论宣传委员会副主任。是《中国作家网》专栏作家。作者自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。先后在《人民日报•海外版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文艺报》、《南方日报》、《解放军文艺》、《解放军报》、解放军《后勤文艺》、《山东文学》、《时代文学》、《小说》、《天津文学》、《芒种》、《前卫文学》、《娘子关》、《青岛文学》、《当代小说》、《胶东文学》、《当代散文》、《上海诗人》、《美华文学》等海内外百余家报刊、杂志发表小说、散文随笔、诗歌、报告文学、文学评论等600余(部)篇,发表各种新闻稿件1000余篇。著有中短篇小说选集《干姐》(2001年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,2003年再版);长篇小说《感觉》(2004年,作家出版社出版)、《赤色炼狱》(上下部,2007年,作家出版社出版)和散文随笔集《岁月消磨的记录》(上、下册,2005年,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)等多部。发表、出版作品总计400余万字。其中,中篇小说《厄运的女人与得意的男人》、长篇小说《赤色炼狱》与万余言创作谈《我的“炼狱”情结》(2009年,新华社等国内多家媒体曾发表通稿推介)、长篇诗评《他在向谁挑战》及部分文艺评论、散文随笔等多被美国《美华文学》、《中华时报》及菲律宾《商报》“文学精粹副刊”等国外刊物转载和节选。此间,还从事美术评论的研究,先后在《美术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、《美术报》、《文艺报》、《文化艺术报》、《艺术中国》、《美术视野》、《消费者导报》、《央视鉴宝》及海内外文学杂志等报刊发表知名书画家评论文章200余篇。出版、发表人物小说插图与水墨国画300余幅,国画作品曾应邀参加“2011年学术迎春展”(中国国家画院院长、中国美协副主席杨晓阳题写展标及书名)、“全国作家书画邀请展”(并与著名作家贾平凹、莫言、高洪波、汪国真等获此次展览最高奖——“文心墨语”荣誉奖。展览及书名由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题词、撰写)、“2012•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会员国画展”及受邀入编“2012•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台历” 、2013年“诗文风流•翰墨飘香——中国作家书画作品展”最高奖(优秀奖。大型书画集序言由中国作协副主席谭谈撰文,书名由海外华人诗界泰斗、享有“诗魔”之誉的海内外著名诗人、书画家洛夫题写)并入编大型书画集。其文学探索以“新写实主义”与“虚幻浪漫的现实主义”表现手法展现当代现实生活,在文坛享有一定声誉,作品曾受到当代文学界知名人士的关注——当代著名作家、文艺评论家李存葆、周大新、峻青、孟伟哉、黄国荣、李贯通、纪学、吴开晋、吕家乡、赵鹤翔、王耀东、于波、崔苇、孟宏儒、赵朔、高立宪等先后在《中国作家网》、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》、解放军《后勤文艺》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文艺报》、《中华读书报》等国内外数十家报刊先后发表40余篇评论文章推介,被文坛誉为是描写女性人生苦涩、刻画女性内心世界,堪称情感真挚、细腻的当代青年作家之一;其绘画追求文人的性情与品位,自诗、自画、工写兼备的古今美人图、高士图作品,俊秀、疏朗、清新、高古、典雅,以意境深厚、诗韵隽永的文人画特点,深得海内外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、友人以及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、江苏省作家协会、安徽省美术家协会、《美术时空》杂志社等文化艺术机构的喜爱并收藏。解放军艺术学院少将副院长、中国作协副主席、著名作家李存葆,原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、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、《当代》大型文学双月刊主编、著名作家、画家孟伟哉曾赞誉其“是当代青年作家中,少有的以小说和插图绘画兼修,并有所成就的青年作家之一”;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徐恩存在点评其入展、入编《2011年学术迎春展》书画作品集时认为:“孟庆龙的《醉秋》,抒写了画家自己的梦想与神往,营造了神话传说般的世界,画面充满了想象的特点。”其发表的中、短篇小说《肿瘤》、《城里的世界》、《秋在小武河》、《和平鸽之幻》、《绿岛•红裙》、《评奖》、《表演的功夫》、《厄运的女人与得意的男人》等,散文随笔、文艺评论、言论《女儿,爸爸爱你》、《永远的愧疚》、《滴蜜的甜梨儿》、《海的遐思……》、《岁月消磨的记录》、《绕哥》、《亲情记忆》、《此生难忘潍水情》、《看戏的莫言》、《微观世界的恢宏气象》、《让外来的和尚念好经》、《让爱情在诗行中流韵》等,先后获《中华文学选刊》奖、军旅文学奖、“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”小说二等奖第一名(一等奖欠缺)、“全国文学征文”小说类一等奖、《散文选刊》奖、中国散文学会一、二等奖,中国晚报文化记者学会第七届、八届年会及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18届年会一、二、三等奖及山东省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等军内外各种文学奖项30余次。有小说、散文、报告文学先后入选《文心集》、《’99金穗文萃——桂冠散文卷》、《读者文摘》、《华夏散文精选》、《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获奖作品选》、《爱在天地间》、《我们的日子》、《心香一瓣》、《中国散文大系》等各种文集并转载。传记入编《世界名人录》(三卷)、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》、《中国散文家大辞典》、《山东作家辞典》等多部。其中,短篇小说《干姐》被收入经典文库——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》。另有散文入选高中试题。此外,在晚报、日报负责文学副刊、文体新闻、美术专刊和社会新闻编辑、宣传工作20余年,其中, 2002年获潍坊日报社“总编辑特别奖”;2006年获首届“潍坊市十佳编辑”称号;2007年获潍坊市委嘉奖;2017年,分别获潍坊报业集团“十佳编辑”和潍坊市委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。

免责声明:文章《步非烟赵象武公业中国守门人妻子飞烟文学》来至网络,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!

步非烟赵象武公业中国守门人妻子飞烟文学 第1张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uyunmc.com/post/4979.html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