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散文集散文精选正文

花的学校的儿童散文诗集-花的学校原文门内容是什么呀?

符韵散文网 散文精选 2020-11-07 18:11:43 456 0

以《花的学校》为例,谈一谈儿童散文的主要美学特征,并说明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?

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,渴望自由的花孩子,通过丰富的想象,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,同时也从心灵深处体验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

花儿们在雨里“走着”、“跳着”诗人是用上了拟人的手法,将花朵赋予了人所能做的动作,形象地将花儿活泼可爱的样子描写了出来,表达出诗人非常喜爱花儿的思想感情。

扩展资料:

在《花的学校》里这篇课文中作者眼中的花儿们是美丽、可爱的,本文是选自泰戈尔《新月集》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,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,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;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们的活泼、可爱、美丽、向上,全诗充满了童真童趣,充满了丰富奇妙的想象。

漂亮的花,人们都只是惊叹、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,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,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, “明艳”就是指色彩鲜明、艳丽.“明艳”一词,形象生动。

花的学校原文门内容是什么呀?

《花的学校》这首散文诗一共四节,诗一开头就把我们带到大自然的怀抱,在雷电交加,大雨倾盆的六月,许许多多的花儿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跳着欢快的舞蹈。读到这里,我们的脑海便会展现这样一副流动的画面: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,从小河边,从大树旁,使劲往外钻,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。这不就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天使吗?我们也不禁会问:他们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并不“美好”的天气里如此快乐,如此尽兴。继续读下去,我们豁然开朗,原来,是花儿们放假了,他们不用做功课了,他们可以嬉戏玩耍了,他们自由了。第三、四小节中,树枝、绿叶和雷云在风雨里叫得更欢了,穿着各色衣裳的花孩子们不顾一切冲出桎梏他们心灵的地方,投向温暖的妈妈的怀抱。诗不长,但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孩子们挣脱“地下的学校”,“关了门做功课”,“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壁角的”等禁锢的欢乐情绪。特别是最后一小节中“你可知道,妈妈,它们的家是在天上。在星星所住的地方”,“它们也有自己的妈妈,就像我有自己的妈妈一样。”等天真的语言分明述说的是对温暖、美丽、快乐的家的眷念以及对善良、宽容、慈祥的母亲深深的依恋。我们在为他们重回自然,重归妈妈温暖怀抱高兴之余,也无限感慨:孩子们到底怎么了?诗的语言朴素清新,简洁之中又蕴涵着对孩子浓浓的爱意。整首诗作者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,把诗人自己对美好童心的呵护和关爱表达得淋漓尽致。一、三小节中,雷云、阵雨、东风、竹林、草地上冒出来的花等景物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所得,作者让雷云拍起手来,让东风吹起口笛,让树枝互相碰触,把我们带到人与自然狂欢的时刻,是作者心与物的融汇,营造出了一个欢乐的氛围。二、四小节中,诗人又借助一个稚嫩的童音,表达对“地下学校”的厌倦以及家的眷恋。一、三小节的情境的创设使二、四小节的情感表达更加震撼人心,直达心灵深处,我们也禁不住与作者一起呐喊:还儿童一个自由的空间,给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。细细想来,诗人其实是以喜写悲,作者从喜处落笔,让我们看到了花儿与风雨同乐的场面,诗人再用这种喜抨击了当时印度社会对儿童心灵受到的桎梏和摧残。喜愈大,悲愈浓,我们的心理逐渐失去平衡,陷入无限的沉思……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让我们经历了一场“暴风雨”的洗礼,当我们涵咏咀嚼,品味不尽的时候,我们期待的是一场更猛烈“暴风雨”的来临,解放儿童,放飞儿童纯洁的心灵,就是托起祖国的未来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uyunmc.com/post/56316.html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