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散文集近现代散文正文

没有妈妈学生父亲未能话语变得地震相遇芦山

符韵散文网 近现代散文 2020-09-29 01:52:04 1429 0

  记得那是77年的秋天的一天,天也蓝,云也飞。我一身风尘的从插队的村子回到家里。像往常一样,就是想家了,想吃点什么了,于是借口就回来了。进门发现父亲正惊奇的看着我,急匆匆的问我,‘你们知道了呀?’‘知道什么了?’,我疑惑的反问了一句。父亲脸上多少有些错愕,‘要恢复大学考试了,中央都发文件了’。后来对话的细节早已湮没在历史中记不得了。但父亲当时兴高采烈的样子却至今历历在目。

 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首诗,总感觉在字里行间无处不充斥着幼稚与可笑。

  这个让人又明媚又忧伤的季节,只愿这依然是我永无休止的饱满而丰盛的年华。

  当我想你的时候,会对着远方,轻轻地诉说,多情的风儿会捎去我无语的思念,悄悄的拂过你的窗前,让你听到我深情的话语。如果说,相遇是一种缘分。而我们在这滚滚红尘相遇却有缘无分,我们相遇却又别离。

  再也回不去了,我们那些美好的时光,怎么都留不住了,它们渐渐斑驳,最后,消失了。

  这次事件,这家人确实也是这样认识苦难和幸福转化规律的:“由于“5·12汶川大地震”时,芦山震感强烈,5月12日当天余震不断,妻子的剖腹产就延后了一天,女儿于5月13日出生。本以为她避开了地震,一生再无灾难,谁知她的一生还是没有逃脱地震。”小女孩的妈妈说。“她汶川地震的时候出生,芦山地震就没了……”小女孩的爸爸拿着女儿的照片,又一次掉下泪来。

  我已经过了透明的年纪,我是忽然发现自己是有很多秘密和故事的人。原来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个没心没肺混迹与人世的一片影子,随着光影和流年,一点点的推进自己,直到把自己推到墙角,我意识到,这是个鲜活的生命,是颗可以跳动的心。

  这一夜我没能入睡,让我忧心的事情太多了,要带几十个学生长期住在唐家山,生活艰苦一点倒能熬过,没有宿舍,没有教室,没有办公室,这课怎么上?学生怎么能学到该学到的知识?我对这样的开门办学越想越反感,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。一个农村中学,大部分学生生下来就在随同父母在田里地里学农,读到中学了,家中指望他们学点文化知识,将来在社会上谋个职业,我却把他们带到深山老林里去学挖地砍柴养猪,学刀耕火种,这,愧对学生父母,愧对学生一去不回的青春啊------,当然,这种想法只能埋在心里,是万万不能表露出来的。天亮了我起床准备行装,九点多钟时,我与张老师带着这两班学生向唐家山出发。张老师乃一女性,是个单生,生活上肯定有不少困难。

  祖父母、外祖父母在我出生之前均已去世,我们子妹三个全是妈妈一手带大。我们子妹三个均没有上过幼儿园,妈妈是我们学龄前的老师,妈妈善良、真诚、朴素、谦让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。妈妈不仅要做家务,还要教育我们,还要在爸爸的单位做临时工。妈妈为我们操心、劳累了几十年。妈妈呀,您辛苦了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散文编辑:滴墨成伤)

  她的出现,为你我浪漫的爱恋划上了句号。自从她的出现,你不再是以前的你。你变了,变得令我陌生,变得令我无奈。你对我的爱慢慢的在淡化了,你见我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少了。即是偶然一见,你对我的感情变得很生硬,似乎我是路人,你的话语也变得那么沉默。你那冷漠的眼神告诉了我,你已经不在乎我,你已经另有新爱。

  最终我未能在芬芳的花海,未能在飘摇的方舟,未能在朦胧的山峰,最终我不是童话里的公主,最终童话般的世界不在属于我,最终回响起的,仍是那句你曾对我悄声说的:彼岸花开开彼岸,忘川河畔亦忘川。奈何桥头空奈何,三生石上写三生……最终还是没能将你忘怀……

免责声明:文章《没有妈妈学生父亲未能话语变得地震相遇芦山》来至网络,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!

没有妈妈学生父亲未能话语变得地震相遇芦山 第1张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uyunmc.com/post/5659.html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