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平凹的创作有哪几个境界?
贾平凹的散文创作轨迹大致与小说同步,他曾将自己的创作划分为三个境界:单纯入世,复杂处世与单纯出世。他所界定的这三个境界,正好鲜明地反映出其散文创作所经历的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。在贾平凹最初涉足散文创作的阶段,也就是所谓“单纯入世”阶段,他所写的大多是一些借景抒情、托物言志的散文,包括:《丑石》、《静墟村记》、《一棵小桃树》等。散文的取材范围基本上局限于其早年相对封闭、狭小的山村社会所接受的有限的自然之美,因而其文本的美学意蕴并不很丰厚,社会内涵均较单薄,偶尔涉及的一些简单的社会人事,也写得比较单纯、明净。如《静墟村记》对那种无功利性、无社会矛盾的城郊邻里关系的描写,以及《空谷箫人》中作者与那个俏丽、质朴的山村少女纯洁无邪的对话等均是如此。但是,这些文本在表情达意时所洋溢的浓郁“诗意”却值得称道。它与十七年时期常见的与革命性生硬地捏合在一起的“诗意”已截然不同,而是更多地源自作家的个性、灵性,从而更多地显示了对那久已失落了的、注重自我的五四散文传统的复归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