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歌大全正文

林清玄最长的一篇散文-求林清玄最好的几篇散文?

符韵散文网 诗歌大全 2020-11-11 20:49:05 322 0

你最喜欢林清玄的哪一篇散文,为什么?

最喜欢林清玄先生的《常想一二,不思八九》

2019年1月22日,林清玄先生走了。但他留下的文字依然不断滋养我们,他曾说:“以清净心看世界,以欢喜心过生活,以平常心生情味,以柔软心除挂碍。”愿天堂没有遗恨,只有清欢。

林清玄少年成才,14岁离家,17岁发表文章,30岁前拿遍台湾各大文学奖,最成功时,开18个专栏,每个月出2本书,被誉为"当代散文八大作家"之一。他32岁辞掉工作,与佛结缘,入山修行。

相比功成名就的富足,他更欣喜于从每一花每一草中捕捉生命的灵气,每一缕阳光,每一丝和风,才是他心之珍宝。

他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《常想一二,不思八九》,今天我借用的是他的题目。他说,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我们生命里不如意的事情占了绝大部分,因此,活着的本身就是痛苦的。但是扣除了八九成的不如意,至少还有一二成如意的、快乐的、欣慰的事情。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,就要常常想那一二成好事,这样就会感到庆幸、懂得珍惜,不致被八九的不如意所打倒了。

是啊,他的文字总是那么温润如玉,对于生死,他那么豁达、释然。“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、月亮的阴晴圆缺,习惯了春夏秋冬的冷暖、世间万物的改变,却很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、情仇恩怨,更难将伤心难过看得风轻云淡。

经过了很多年的改变以后,将开心当成了一种习惯,于是我发现我的开心感染了很多人。人们问我为什么的时候,我只说:开心是一种习惯!”

去世的1月22日当天上午,他还发了一条微博:“在穿过林间的时候,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,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,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,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。”

正如清玄先生所说,常怀以清净心、欢喜心、平常心、柔软心,所以他走的是多么从容,他的心,也从未停止过飞翔。

睿智,却不故作高深;豁达,却不矫揉造作;淡雅,却无一般文人的酸腐。这就是林清玄的境界。正因如此,在他的文字里,才能看到无不流淌着对一朵花、一杯茶,一场清风的深情,对父母、恋人、友人的大爱。

很久以前,他说,“如果我下午会死,我会写到今天早上;如果明天会死,我会写到明天早上。我已经写了四十多年,一直在想,我最好的作品还没有写出来,我要一直努力。”他说到了,他做到了。

愿我们如先生所说,“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,一个从容有情的人”,也“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”。

清玄先生,一路走好!

求林清玄最好的几篇散文?

林清玄代表性的短片散文主要有:《蝴螺无须》、《莲花开落》、《鸢香炉》等等。以及他所著的《和时间赛跑》、《桃花心木》还入选了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课本,可以说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。

如果你是单纯的为了兴趣爱好想要阅读林清玄先生的小说,建议你可以买一本林清玄短篇散文集,像一些有代表性的小说就都包含了,而且林清玄的散文大部分都很短,很快就可以读完,利用闲暇时间就可以看完一篇。

如果是为了精读林清玄先生的文章进行学习的话,推荐你还是读《和时间赛跑》、《桃花心木》这两篇。因为毕竟是选入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的文章,耐读性和写作手法都是非常值得推敲的。

读林清玄的散文《生命的馅》,有哪些启示和体会?

生活的拷问,生命的思考

说实在的,我不知道林清玄还有一篇短散文叫《生命的馅》,找来一读,竟有顿然大悟之感!

买两种面包,偶有迟疑,竟然悟出了人生的真谛,非林清玄这样的大作家才能写出吧,我想。

首先,《生命的馅》题目之奇特,让人震撼。能把面包之馅的“馅”之“小”点和“生命”这个“大”

题扯在了一起,就有点不可思议,但正是这种“硬扯”却让读者震惊,不仅设置了悬念,也体现了短散文以小见大的特点。

“在面包店,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,因为两种我都爱吃,但一天只能吃一种。”“迟疑”引起作者的联想

,到“后来我买了奶酥面包,是不得不作的选择。”由“选择”又引出了对人生的深刻认识:“买面包时的迟疑也就像人生里的每一个选择一样”:“我们要买一条土司容易,但选择面包的馅儿就难;我们要生活很容易,但生活得有内容、有滋味就难。”

  紧接着提升到生活的品味:为了充饥而买面包,是第一种层次;为了品味而买面包是第二种层次;又能充饥又能品味,是第三种层次。

  最后,再上升到人生的追求:“有的人只顾物质而不顾心灵;有的人为了强调心灵而鄙视物质;只有视野开阔的人,才知道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。” 由此,深化了中心,升华了感情。

常言说,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林清玄的短散文《生命的馅》,既给我们人生的启迪,又给学写散文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散文的模板!

  

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uyunmc.com/post/68073.html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