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散文集古典散文正文

石桥广场三官庙庙会村庄农村水患没有供奉三官开始

符韵散文网 古典散文 2020-10-02 03:31:48 1550 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散文编辑:江南风)

  我虽生长在农村,长大后也在农村的一个镇上工作,但对农村的庙会却参加不多。只是小时候跟着大人去过几次。印象中:庙会人多,卖吃的、唱戏的、说书的、玩杂耍的……庙会现场应有尽有。我从参加工作以来,四十年未凑过这个热闹,庙会的情形在我的脑海里渐  渐地模糊了。  戊戌年正月十五日的前夜,我接到族叔(孙尚佳)的电话,他邀我无论如何都要去他家一趟,说有要事相商。我放下电话,推掉其他安排,只得听命于族叔。元宵节的清晨,晨光微露,蔚蓝的天空飘着几丝白云,梨花尚未飞白撒雪,我倒有点春寒料峭的感觉,令我欣慰  的是枝头不知什么鸟的叫声,清脆悦耳,婉转动听,只闻其声,不见其鸟,我便知道这声音是报春的信息。  我从离家不远的公交车站,上了去安徽省怀远县魏庄镇石桥村方向的车,愉快地向族叔家赶。公交车经过一个多小时运行,接近族叔家,我远远地从车窗望去,族叔早已来站牌前接我了。到族叔家停留了一会,我问族叔:“您不是说和我有要事相商吗?”族叔笑着说:  “哪有什么要事?我不这样说,你会来吗?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庙会。”  既来之则安之,于是,我随着族叔前往三官庙。三官庙位于怀魏公路西侧约二百米处,石桥村庄南,四周被石桥村包围,中间一高台,台上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便是了。从怀魏公路向西一条水泥路直通庙前的广场。庙的东、北两面是池塘;池塘外是民房;西、南两面隔路  相望的也是民房;庙的东北角(池塘边)有一井,从石头井栏的绳痕便可以看出这井的古老,陪同我们一道看井的老者说:“这井是庙上的井,和庙同龄。”庙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,用于庙事活动。庙的建筑群呈正方形,四合院的四面内墙通过四角的围墙连接起来,每  面墙长约15米;穿过南面的厅堂,院的正中置一硕大的香炉,正殿供奉着天地人三官,故称此庙为三官庙;东厢殿供奉着观世音;西厢殿供奉着财神爷。  我和族叔走出四合院时,广场的多班锣鼓早已敲打起来,只见四面八方的人群像潮水一般向广场集结。族叔告诉我:“今年的庙会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!”我顺着族叔的手指定睛看时,有三个身着红色披衫的人并排步入厅堂,两边的服务人员递上香火,三人分别点着香  ,恭敬地插在香炉中,表情严肃,两眼微眯,双手合十,虔诚祈祷。随着司仪的喊声,三人依次分别向三官、观音、财神三叩首。礼毕,三人并排走出厅堂,其中一人向集结人群大声宣布:“魏庄镇石桥三官庙戊戌年敬香现在开始。”话音刚落,鞭炮齐鸣;多班锣鼓分  别在广场的东北、西北、西南三个拐角处同时敲响;广场的东南角戏台高搭,这时也开台唱戏;长龙似的敬香队伍,个个神情专注虔诚地在静静等待着;还有离广场远一点的儿童城堡,光头强、二熊的叫喊声、玩杂耍的、套圈的嬉闹声此起彼伏。最有意思的要数这号称  “东方芭蕾”的花鼓灯:锣鼓班的演员个个都使尽浑身解数为自己所在的锣鼓班争取人气,热烈、奔放的“大花场”、“小花场”,集体舞花样翻新,组成各种图形,穿插各人擅长的身段和筋斗、扭、跳、翻、跌等技巧,还有即兴演唱的花鼓歌更是幽默风趣、摄人魂魄  。再看场外的观众,时而涌向东北,时而涌向西北,时而涌向西南,站在高处看,流动的人群像游弋在水中的锦鱼,现场画面奇丽壮观。这花鼓灯就是神奇,正像我们蚌埠市冯嘴子的花鼓灯传人冯开苗说的那样:“热烈、奔放、敏捷、灵巧、优美、细腻,动作干净利索  ,潇洒大方,雍容华贵,国色天香,刻画的人物形象俊俏妩媚,脉脉情深,脚下溜、韵律强、身姿美、情感真、神态媚。”  我觉得时间过得真快,一晃过去了半天,闻到广场外的烧烤的味道,这才感觉有些饥肠辘辘了,但逛庙会的情致一点未减,直到族叔唤我,我才恋恋不舍地跟他回家。  午饭间,族叔说:“传说我们石桥是龟地,原来村庄四拐建有四座石板桥,故村庄名字叫石桥,这四座石桥像龟的四个爪子,村庄建在龟的背上,三官庙建在龟的头上。据老人们说:“民国二十(1931)年发大水,周围一片汪洋泽国,唯有石桥村庄免遭水患;我亲历过  的1954年大水,石桥村庄也免受水患。这都是神龟的保佑,因为水涨,龟驮着石桥村庄始终漂在水面上,故而石桥村幸免水患。”今天看来,也只能是个传说而已,石桥未遭水患完全是因地势高,并非是神佑。另一位和我一起吃饭的人也介绍说:三官庙始建于明嘉靖年  间,由沙沟孙氏第五世孙政出资兴建;清代光绪年间,有孙氏后裔孙友明出资修缮;文革期间,惨遭破坏,仅剩断瓦残垣;2010年,有孙伦会捐资28万元并倡导孙氏后裔捐资在原址修旧利废建成。  庙宇兴废四百余年,说庙里求福求财求助神祉灵验,这是香火旺盛的主要原因。每年的正月十五到二十期间,石桥人都要举办庙会。庙会的宗旨:就是人们向三官汇报过去一年的农事收成、人事状况;祈求来年农事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家和族旺国兴,许诺向善和理想  心愿,敬请三官庇佑。这是自古以来石桥人对天地人主的敬畏,体现了石桥人不断进取、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心理。今天的石桥人更明白:国家政策好,农村人心齐,他们才创造出这样的美好乡村,三官庙会才有如此空前的盛况。我坚信:随着祖国的强大,农村市场经  济的繁荣,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,石桥的三官庙会定能越办越好。我衷心地祝愿石桥三官庙会逐渐成为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品牌、文化品牌。  

  从左岸到右岸,从开始到结局,从温暖到绝望,从美好到凋零…

  读了一些书,我渐渐开始有写一点东西的冲动,于是试着报名参加校报编辑竞聘,很幸运校报丁老师选中了我,他是一个戴着眼镜的、儒雅沉静的老先生,为我们开设了新闻写作课。我在校报发表了第一个小短篇后,即使没有稿费,也特别激动。此后三不五时地发一些小方块,其中一篇题为《迷鹿》,笔名无心,是的,只有无心才不会心痛,短文倾诉了一个失恋者彷徨的心路历程。后来又因缘际会认识了荆沙日报的记者老叶,去做了几回特约嘉宾,探讨一些大学生关注的话题,我的名字也出现在了报纸上。因家庭困难,我每周到别人家里做家教两次,生活渐渐忙碌起来。后来有一次荆州电视台到学校来拍读名著访谈节目,说的是《三国演义》,我侃侃而谈,谈及曹操的用人策略,我神采飞扬。节目播出了,可惜我却从未亲见。

  没过几天,就让营子里的李玉国给扔满了大石头!爸爸猜准是李玉国干的!因为头两天,他来过家里,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……

灵魂深处,不曾触及的伤口,刻画出一幅幅有关命运的章页,与生活并存,与岁月同行。每当夕阳落下去的时候,越是鲜目张扬。黑夜只会吞噬脆弱的心灵,并不会覆去伤口的裂痕,而我在风沙肆虐的孤寂里,用最初的情感演绎了一场悲壮永恒的怨曲。  赞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散文编辑:滴墨成伤)

  “永远都不要对我说‘对不起’好吗?因为说了对不起就证明没有爱过,千万不要说。好吗?如果爱过就不会有‘对不起’。”曾经,她这样对他说。

  春光和煦,寂静多日的鸟,又开始在枝头嬉戏了,只是清脆的叫声无法令我陶醉。

  人生很多选择,也会遇见很多人、很多事,没有事情是必然的,我们只能在偶然里相逢和相知。遇见对的,固然欢喜,遇见不爱的,请转身离开。没有谁会永远赖上谁,除非遇见生命中那个注定的人。前尘漫漫,我选择尘封那段相思,感激他让我有了心动的喜悦,也感谢他在那段日子里给了我筑梦的理由,更希望彼此在人生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阳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散文编辑:可儿)

  犹记得最初时候的不安的恐慌,那样明显和焦虑。几年后的我,终于淡然了一张脸。心中再翻江倒海,依然会笑着说好。不是不害怕,也不是不心疼,更多的是茫然还有要极力坚持的勇敢。和自己说,天气再恶劣,挺直脊梁就可以再勇敢一点点。

免责声明:文章《石桥广场三官庙庙会村庄农村水患没有供奉三官开始》来至网络,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!

石桥广场三官庙庙会村庄农村水患没有供奉三官开始 第1张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uyunmc.com/post/8505.html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