哇!那舞者是关云飞同学!瘦高精干,英俊潇洒,一身武士打扮,尽显青春活力!在霹雳般的的音乐中推拉伸缩,跳起趴下,摸爬滚打……精彩绝伦!观众一个个瞪大眼睛,边看边拍手,啧啧称奇,叹为观止!有的直呼“舞神”!
刘裕虽然心里有气,但也来了兴致,从怀里掏出沉沉甸甸的钱袋朝众人晃了一晃:“乞儿拿一句话当赌注,我拿半袋钱当赌注。”
操场在整条弄堂的旁边,那里开了很大的通道,里面场地还是很大的,我们就在那里做操,上体育课。我们一年级的教室在弄堂的最里面,高年级都在楼上,我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上楼的,也没敢去过。
○题记:百年年事梦中休,每逢花空烟水流。手不释卷教众生,一颗丹心君知否?热犹痴迷不倦。○泱泱中华,悠悠苍海。热雨蜗居斗室,尚捧读不已。所谓“书似青山常乱叠,灯如红豆最相思。
”○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:至孝、亲人、贵民、崇德。诗人激情满胸,字里行间可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。其诗文再现了魏晋名士的风骨。○不经意间,许多大师英年早逝,而我们尚武侠领略其襟怀,顾及其风范,转眼已成憾事。或许,这就是人生。而其留下的,是弥足珍贵的价值。令吾辈高山仰止,心魂系之。○霍松林先生说:“我这一辈子很简单,就是围绕文学,做了读书、教书、写书三件事。”每件事都做到了极致。○为何要如此讲文学呢?文学是人文活动之一端,它有具体的人文脉络,成于特定之社会文化中,不了解这些社会文化状况,自然便难以理解作者与作品,此孟子之所以云“读书须知人论世”也。○例如读李白诗而不懂道教,读王维诗而不懂佛教,能成吗?中国文学,与儒道佛、经史子学以及书法绘画诸艺、时空邦国社会等等共生,彼此相联,互为骨血。○譬如山水画就可以看出庄子艺术精神的影响,它是庄子讲“心斋”、“坐忘”的发展,属于“庄学”的传统。后代文人,魏晋以后基本上都是庄子式的。魏晋文学自觉说,是把魏晋看成人的醒觉与美的发现之时代。○可是,如此谈文学其实是荒唐透顶的。为什么呢?像建安七子中曹植、王粲、刘桢他们都有经学著作。曹植是习“齐诗”的;王粲著有《尚书释问》四卷;刘桢著《毛诗义问》十卷。竹林七贤中的代表人物阮籍,《咏怀》诗也说:“昔年十四王,志尚好诗书。”嵇康则在太学写石经,又著《左氏传音》三卷。谁说他们不讲经学?○再看我们熟悉的《兰亭集序》。其内容主要是说聚会非常好、非常快乐,但这么美好的聚会却令人乐极生悲,想到人生苦短。○王羲之可以说是道教中人,他根本不信老庄思想,所以有一杂帖还说:“省示,知足下奉法转道胜理极此,此故荡涤尘垢,研遣滞虑,可谓尽矣,无以复加;漆园比之,殊诞谩如不言也。吾所奉设教意政同,但为行迹小异耳。”他如此瞧不起庄子,可见当时许多人和事并不能只从“庄老玄风”去理解。○老子本来是一个我们不太了解的人物,有高度传奇性。即使是《史记》的记载也扑朔迷离。里面说了几个故事,重点之一说老子是周朝的守藏史,等于国家图书馆馆长,所以孔子专程从山东到洛阳来拜访、问礼。老子对他有很多劝勉,后来孔子走了,对老子甚为赞叹,说老子像龙一般难以形容。其二说老子觉得没人能了解他,就骑着青牛出函谷关,要去隐居了。在关口,碰到守关的关令尹,说隐居后您的思想没人知道太可惜了,还是把著作写下来吧。写完以后,老子飘然出关而去,这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《老子》五千言。这是老子生平的大要。○钱穆先生就曾写过一本《庄老通辨》,认为庄子在前、老子在后。○道士炼丹、吃药,同时也是文人生活的一部分。韩愈、白居易、苏东坡兄弟都是如此。我们只注意到乾嘉年间的经学,但是没有注意到鬼狐精怪在整个文人中的状态:前有《聊斋志异》,后有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、《子不语》。道教浸润到了整个文人生活里面。○另外,上清道有一部重要的经曲介扶乩扶出来的,叫作《真诰》。这本书由大道士、大书法家陶经景所编。他的笔迹,尚存焦山《瘗鹤铭》,因此他曾被推崇为“大字之祖”。他收集前辈们扶乩下来的记录,整理而成此书。○因此,无论作者是具有道教思想,还是文体系由于道教思想才有,或是读者从道教角度去解读作品,文学与道教的关系,从不同的角度来看,里面教充满了太多过去所无法想象之处,值得格外留意。○而像《竹书纪年》这类的书就更奇特了:里面记载皇帝登仙、苗人将亡、天雨雪、青龙生于庙、九尾狐、十日并出等等。我们现在所讲的尧舜禅让,是道德上的典范。可是根据《竹书纪年》的记载却不是这样的。○舜死了,不知道葬在哪里,“九疑联绵皆相似”。而舜是怎么死的呢?“舜野死”,不能寿终正寝,死在湖南九疑山附近的荒郊野外。尧呢?“尧幽囚”。尧是被软禁的,舜是被流放的。○司马相如一生没有什么功业,行为又有颇多可议之处。他情挑卓文君,不但是想得到美人,更可能还看上了她家的财富。后来又靠一位狗监晋身成为武帝的文学待从之臣,被皇帝“俳优蓄之”,与杂耍、唱曲子,即皇帝身边耍嘴皮子、开玩笑逗趣的人差不多。生平不过如此,但是在《史记》中,司马迁几乎把司马相如所有重要的文章都抄进去了:《子虚赋》、《上林赋》、《大人赋》、《哀秦二世赋》、《上书谏猎》、《谕巴蜀檄》、《难蜀父老》、《封禅文》等等。这些文章都很长,所以通篇多达九千多字,比《项羽本纪》都长,是整个《史记》中最长的一篇。○ 古人看待文学与现在是不一样的。唐朝皇甫湜曾说:文章有多了不起、多伟大、多重要呢?“文于一气间,为物莫与大”,即文学比什么都大,雕塑、调漆、刻石、捏陶、烧瓷、斫木、莳花等等,都只是工匠技能,哪能跟文学相比?○ 《诗经》中就没有谈山水的,即使讲到,也都是小景物,如“关关睢鸠”、“杨柳依依”之类;有点景物感,无非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。《楚辞》也很简单,只有“洞庭始波,木叶微脱”而已。可见对山水的描写,早期人还不会,只有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”这样的讲法。○ 可是山水诗一旦出现了,情况便立刻改观。就像我们现今只能由文字去认识世界,魏晋以后对自然山水的认知,事实上也只能由山水诗来。元朝人可以题画中之山水,但是面对真山真水却又泉思枯竭,原因就在于此。对山水的美感,已经是被山水诗训练出的美感了。有位很喜欢陶渊明诗的人,出去玩,作诗道:“举目田畴间,是处皆渊明。”满眼所见,皆是渊明所写之景象。田野间难道就没有渊明没写到的东西吗?当然会有,但读陶诗读惯了,就不容易看到跟陶诗不相关的东西了。我们所读过的文学作品,是会形塑我们之美感经验的。所以文人画的内涵,不但只是文人气,还有由山水诗、山水赋中慢慢形成的文学性的山水观,这是构成文人画的基本内涵。更不要说其他表现文人情趣的题材,比如读诗、作文、绘图、焚香、品茗等,画来画去,都是文人的生活与品味。○逸民是中国文化的特殊现象,是一个人有志于或立足于对天下的关怀的。孔子就属于这样的人,他曾说:“丘也,东西南北之人也。”他虽然在鲁国出生,但其“治国平天下”,皆不只是为鲁国服务,而是为了天下。《庄子》也一样,第一篇《逍遥游》讲鲲鹏,就举燕雀作对比。燕雀只是在一个小地方跳来跳去,“知效一官,行比一乡,德合一君而征一国”,不像鲲鹏是胸怀天下。○传说陶渊明在东晋灭亡以后,所写的作品就不记年号,不接受刘宋的年号了,所以永初以后只写甲子。义熙以前,陶渊明则写晋氏年号。明人张羽《题陶处士像》诗“五儿长大翟卿贤,彭泽归来只醉眠;篱下黄花门外柳,风光不似义熙前”,即指此。○跟逸民类似的另一种人叫作遗民。最早的代表人物不是伯夷、叔齐、,而陶渊明,因为伯夷、叔齐既不认同殷也不认同周。○例如金亡了之后,有大批遗民,如元遗山等;南宋亡了,也有一大批遗民,如郑所南、谢翱、汪元量等;明朝亡了,同样有一大批遗民,如黄宗羲、顾炎武、傅青主等;清朝亡了,也还有沈子培、王国维、罗振玉等大批遗老。所以遗民现象在中国是很突出的,已形成了一个传统。○一个创作者的自尊和其自我抒情性,在此表露无遗,基本上不需要读者,因此要高、雅、不俗。但是,无论艺术活动还是人本身,生存在这个世界上,总是有寻求沟通与理解的需要。人害怕寂寞与孤独,渴求理解与沟通,这才是生命的常态。人们常常感叹“莫我知矣乎”。○古人写书,经常说要“藏诸名山,留诸后世”,这种形态有一部分是消极的。所以我们说“百世而下遇一知音,犹旦暮之遇也”。有一种形态是左思式的,洛阳纸贵;或白居易式的,诗第妪都解。○《红楼梦》的读者非常复杂,有旗人的读法,跟汉人读法完全两回事。有儒家的读法,还有的读法,后来不是有一部小说叫《青楼梦》吗?清朝中期以后,读《红楼梦》最热衷的是群。很多特别喜欢跟人家讨论《红楼梦》,她们把《红楼梦》读得烂熟;妓院的,很多都叫林黛玉、薛宝钗。在清末,上海界“四大金刚”中最重要的一位就叫林黛玉。她还召集,组织了一个会,因为年轻时漂亮,大家捧着,年老色衰以后则晚境凄凉,所以她们找到一处建立公墓,名叫花冢,把名流通通找来募捐,组织起来,还有许多文人仿林黛玉《葬花词》作诗。○ 王然廉评本,沈锽《序》说:“《石头记》一书,味美于回,秀真在骨。自成一子,陋搜神志怪之奇;不仿秘辛,轶飞燕太真之传。其曰可读,久而闻其香……耳食者方诸南柯之记,目论者訾为此里之编。”○ 后记:热雨乃一介穷儒,不曾谈金论红,不过初涉其道,与世人共勉之。双方都不敢冒然进攻,僵持半天,有30多个伪蒙军骑兵从西南过来加入日军行列。王经雨、杨思华等每人带十几名战士分散开来,不轻易打消耗,等敌靠近一一个地消灭。游击队雷殿云和老武三摸到东南破房中,伺机击毙了日军机手。
前两天,我们有缘同坐在一个车厢,在火车到达邵阳站后,你趁我转身的时候,尝试了一下顺手牵羊的身手并且获得了成功。很对不起你,我的包里,只有三百元钱,使你失望了。我知道你也是为了生活,三百元钱权当我对你的一点帮助,我一点也不感到可惜。但是,我那些证件、证书和复印资料,却是我最宝贵的东西,也无法再补办。你拿着它没有任何用处,而对于我,却能影响我的一生,我没有了那些东西,就等于人生没有任何希望了。因此,我请求你千万不要毁掉它们,尽快将它们还给我。如果你能这样做,我相信上帝一定保佑你出手顺利、生意兴隆的!
? 欧阳在当科长之前,就隐约感到身体的肋间有些神经疼痛。想去体检又怕去体检。 欧阳从小就是吃五谷杂粮长大,身体一直很硬朗,胃口也特别好,一天可转四个饭局和一个酒局。下乡和农民兴修水利时,能挑一百五十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。很多人都说,欧阳科长身体素质好,可挑起局里的千钧重担。
后来,欧阳负重踩过“地雷阵”,越过“艳照门”,趟过“毒雾区”,终于登上了局长的宝座。剪彩、赴宴、念稿、画圈,欧阳身心俱爽,体验到了当“局座”的奇妙。 日日大快朵颐,夜夜酒池肉林。欧阳的脖子粗了,肚腹鼓了,身体也肥肿了。但不知从何时起,欧阳却在推杯换盏间体味到沉重,在觥筹交错中体会到抑郁,有时莫名感到心慌,胸闷,四肢无力;有时甚至感觉到肠胃功能紊乱、肝气郁结。 一个雨后的早晨,欧阳穿上雨衣偷偷地溜进一家私人诊所,秘密进行体检。他在体检表上填上胞弟的名字后就捋起袖子,握紧拳头。“白大褂”用橡胶带绑住他的胳膊,然后扎针,抽血。接下来测血压,照B超,做心电图。“白大褂”边查边诊,但查来查去都查不出什么毛病,也查不出什么病因。 欧阳跑遍了湛茂阳乡所有的私人诊所,始终查不出病因。“病根究竟在哪里?”欧阳的心情越来越沉重,肋间神经痛也越来越剧烈。他的睡眠也很不好,每天睡至半夜都会惊醒,然后就“坐等天亮”。 天天高油、高糖,夜夜名烟、名酒,他身体落下了一身膘。也许是日日饱餐,他不知从何时起得了胃胀打嗝症。而且吃得越多,嗝就打得越频繁。有时嗝打至一半,就憋在胸口,滚不下吐不出。 欧阳花重金请省城知名医生“”。医生开出了“中药调理综合治疗”的处方。欧阳“调理”了半个月,但几乎没有治疗效果。欧阳甚感害怕,害怕自己的病情从此被泄露出去,更害怕因身体问题影响晋升。 一个凄风苦雨的日子,他独自驱车到省城的大医院进行秘密体检。医院里满眼都是白色身影,欧阳的心里不禁一颤。他倒吸一口冷气:“医院果真是一个可让人腿软心颤的地方。” 医院里早已人满为患。隔壁抢救室传来阵阵凄厉的哭声。那哭声凄凉悲苦,撕心裂肺,令人听了就陡生“白色恐怖”之感。抢救室外,有人在叽叽喳喳,说是一位在商海沉浮的董事长因病提前去了,亲情、友情、爱情都没能留住他。临走前,他向天撒钱,称可倾尽所有家财来换取健康——他匆匆走了,走的时候连眼睛都闭不上。他走后,“后院”就起火了—— 欧阳的心绪乱得像一团麻,胸口像揣着小兔子突突地跳个不停。欧阳痴痴地呆在榕树下“候诊”,一颗脱落的榕树籽砸在他的头顶上,他却痛感全无。榕树旁围满了打点滴的病人。病人个个神色凝重,似乎这里就是一座悲催的集中营。 经过两个多小时漫长的等待,终于轮到欧阳了。他忐忑不安地走进体检中心,抽血、耳鼻喉、尿常规、内科、DR胸部、心电图……一项项走体检流程,当轮到照腹部B超时,他异常紧张。平躺查,侧躺查,俯卧查,医生漫不经心地“哼”了两声。欧阳顿感有一种莫名的恐慌涌上心头。 欧阳的双脚像灌了铅似的沉重!他吃力地从B超室挪至胃镜室。护士将一根长长的软管插进他的胃里:“好,咽口水,咽口水。”两位医生对着电脑上的图像在小声嘀咕。看着医生那肃穆的神情,他感觉到天在旋,地在转。 “肠胃有毛病,先打点滴消消炎。”护士给他扎针输液,连扎了几针,都没扎准。护士眉头紧皱:“娇气的血管呀,呵呵!”几经周折,针头终于被扎进去了。他神情抑郁地躺在病床上,瞅着吊瓶。针液沿着软管,穿过“鱼肚泡”,一滴、一滴地坠下来。那针液声声慢,滴滴重。那一滴连着一滴的针液,滴滴都击中他的心弦,溅起一片忧愁。 打完点滴后,他的病情好转了,但心情却越来越差。他不知道自己患上什么病,也不知道会查出什么病。他整天忧心忡忡、闷闷不乐。很多朋友都给他发微博、微信:“没事的,看开点。”时光,在等待、期盼和畏惧中流逝。苦苦守候一个星期,健康体检报告终于“出炉”了。他深呼吸,打开报告,第一页写得密密麻麻。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结论上:体重超重、肠胃炎、血脂异常、肝回声增粗。建议膳食平衡。荤、素搭配,少荤多素,限酒,加强体育锻炼。 欧阳如释重负,自嘲道:“人在生死关头最难看破生死。” 宴乐、声色、名位,三者不可贪享。为了降“三高”,他自觉远离“小圈子”的聚会,也自觉抵制“舌尖上的腐败”。“八项规定”后,他更加自觉地筑起“防风墙”,更加自觉地磨练克制“一饭之功”,更加自觉地拨正健康的信仰指针。常回家看看,常回家吃饭,成了他的新常态。友人戏称他:生命的浩歌从此不再一步三唱,从此不再胡吃海喝,从此不再溢美时空。 管住嘴,迈开腿。他每天都把情寄托给“云湖”,把意写在云端。他每天都坚持绕湖三圈,坚持“健康步行”一小时。 乙未之夏,局里再次组织体检。他顶着酷暑,堂堂正正走向湛茂阳乡中心人民医院。他与同事们一起领表格,一起排队抽血,一起排队进行全生化检验:尿酸、甘油三酯、总胆固醇的指标全恢复正常,看到这样的全生化检查结果,他高兴地跳了起来。进入B超室进行彩超检查时,欧阳与医生谈笑风生。湿滑的B超探刷在他的肚子上蹭来蹭去,像一个“扫雷兵”在一步一探。他时而仰卧,时而侧卧,时而俯卧。 “恭喜你,血管瘤消失了,肝胆脾胰肾大小形态正常,输尿管膀胱未见扩张,膀胱壁光滑。”看着医生脸上的笑容,欧阳如沐春风,如获至宝:“身体好,八项规定好!”他灵指一动,在朋友圈发出了一条微信: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、信仰健康,才是真的健康! 欧阳用纸擦干身上的粘液,快步走出医院。医院外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——。我们眼前的广场上,满眼是形形色色精制小木房,这些精制的小木房都是一个小商店,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适合圣诞节的小商品。原来每年圣诞节期间,这个广场是法兰克福圣诞市场所在地。现在离圣诞不远了,商贩们纷纷把自己的活动商铺搬运到这里来,占据有利地盘。好像无人管理,各占山头,有点乱占乱摆的味道,这要是在中国,这样的著名旅游景点肯定是不能乱摆摊位的,肯定有城管管得严严的。
我们的车子在凌云的城边,划过一道弧线,便直奔西秀而去,那是通往乐业的路,穿过西秀的隧洞,便到了力洪,以前没有西秀隧洞,是要爬坡的,共有36道弯,过去的司机,只要提到这段路,心里都有些发毛。内兄是开车走过36弯的,现在一个隧洞就解决不必要走过的弯路,让他感慨现在的司机好当多了。
我外公的姑母出嫁在外乡陈家坳的陈家,但陈家的外甥却是同乡石坑上的戴家。前两天,陈家表弟送来讣文,我外公的姑母因病逝世了。戴家是土财主,只有田地而没有文化。我外公家都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文人,平素最瞧不起的人就是没文化的财主。因此,外公家和这戴家常有矛盾,一有机会,外公家的人就要奚落、羞辱戴家财主。这回两家都要去陈家吊丧,两个冤家自然就会又碰到一起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,我们那里农村的生活水平不高,大部分家庭也只是能温饱而已,夏收和秋收的庄稼还要缴公粮,不管丰收还是歉收,缴去公粮以后剩下了粮食,往往很难供一家人吃到下一个麦收。半大小子,吃死老子,那个时候的其中几年,青黄不接的时候,父亲经常到村里富裕的人家借小麦,等到来年麦收再把新打下来的麦子拿去还掉。
免责声明:文章《世界最美散文集txt》来至网络,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