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昨夜风疏雨骤,浓睡不消残酒”我也不时为李清照喝茶、弹琴、读书、品酒打马的怡然自得而心境平静。更为那“莫道不消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的柔情和才情所倾倒和如痴如醉;我仿佛看见他们常常在吃过晚饭后,两人背书猜句,举杯饮茶,开心大笑的场景。
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人,我经历了物资匮乏、缺衣少吃、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。那个年代,粗粮多、细粮少,北方的粗粮多是玉米,从早到晚都是苞米面粥、窝窝头、大饼子、大碴子,间或有高粱米和小米。大米和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能享用。吃菜更不用说了,夏秋之季青菜下来还好过,冬春之季只有土豆、白菜、酸菜、萝卜、豆腐、粉丝食用,基本上看不到青菜,只有过年过节才能见到鸡鸭鱼肉和青菜。
目前有广州东站(动车)、广州南站(高铁)经过和停靠汕尾站,两线都经深圳(线路呈V字形走向,全程350公里左右),再往汕尾站。
冬天的月色固然少了温馨,但更多一份清冷与禅意,美得深沉与冷静。犹记起姜白石扬州城的月色与雪色:
关于诗人这个家族的特殊家风和祥瑞景象,诗人在词《蝶恋花.团拜》中也做了描述。
看着儿子这样的辛苦,我这个政治老师教学生时就给自己定下规定:一定要刻苦钻研教材,认真仔细研究考试要求,真正做到有的放矢,在教学45分钟内一定高效完成教学任务,尽量不在放学后留学生,作业的布置尽量不超出学生能力所承受的范围,多少年过去了,我的教学水平、教学能力、教学成绩也没有因为上述的规定而滑坡,看着我的学生能轻松学,并取得好成绩,我也就体会到了当一名好老师的快乐。
我问朋友,你看那个人怎么样?朋友答道,看他的穿着像个有正经工作的人,他还知道不在商场抽烟,应该挺有素质的。我笑了笑,没说话,让她继续看。
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说:孔子都讲,吃饭,睡觉,是人的本性。因此任何人,你不能不考虑人的现实需求问题。实质上,“食色,性也”并非孔子所说,也非孟子所讲,而是孟子所辑一位叫告子的语录。原文为:“食色,性也。仁,内也,非外也。义,外也,非内也。”
五十年,光阴似箭,弹指一挥间;五十年,历历往事,萦绕在心间;五十年的沧桑,五十年的磨砺,五十年后的今天,我们庆幸有机会再一次欢聚揭西,一方面,共同找回当年的回忆,共同分享当年的青春壮歌和诗篇!另一方面,为了珍惜当下,拥抱明天,我们要大张旗鼓、理直气壮地宣传知青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和特殊功绩。
五(续4)1994年,我调到了广东恩平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,每年只能利用寒暑假回去看望父母亲。其余的时间,只有通过写信或者打电话问候。父亲退休之后,最初的几年,自己养了几头猪,过年的时候,别人家有年猪杀,我们家也有,一是图热闹,二是可以做腊肉,够吃大半年;后来不养猪了,就一直养鸡;父亲还买了一架电子琴,清闲的时候,就弹奏一两曲,我们回去过年,听到他弹琴,是最开心的;后来,他又和他的退了休好朋友,步行到县城的周边,或高山、或荒野、或森林,去寻找什么蛮王金库,据他说,明朝的时候,有四个瑶族部落的头领被官军从湖南、广东追赶下来,到了凌云城周边住下,称为“东、西、南、北”蛮王,他们是带着金子来的,后来被打败了就埋藏了起来。父亲他们曾带着粽子去寻找了一天一夜,后来我问他找到什么的时候,他只说,找到了蛮王的遗址。我说,明初至今,已经将近八百年,能够找到遗址,战果已经很辉煌了。
再后来,他不去找金库了,就自己精心制作了鸟笼子,专心养画眉鸟。养画眉,应该是他的最爱了,早上起来,洗漱完毕,吃过早餐,就提着一个鸟笼走去中山纪念堂遛鸟,那里有他一帮边遛鸟边聊天的老友,一直聊到吃中午饭的时候才回来。这样的遛鸟,他已经坚持了十多年,而且风雨不改,除非雨下得比黄豆还大。母亲则是整天忙着家务,买菜做饭,洗洗刷刷,整理东西。除了到市场买东西,她一天到晚就在家里的一楼和二楼忙上忙下,见她整天忙,也不知道忙出个什么名堂。家里的过道上,常常有一些脸盆、提桶、篮子挡路,她把这些东西往后挪,前进了几步,回转身的时候,又把这些东西挪回了原位。我告诉她,这些东西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,路就宽敞了,而且示范给她看,但是,这些东西放了没几天,又原模原样回到过道中间。我想,有了这些东西,真的够她忙的,活动活动筋骨,对她来说并不是坏事。父母亲生活一直都很简朴。尤其是父亲,退休以后基本上就没怎么添过新衣服,母亲的衣服基本上也是自己车的,我们给他俩买毛衣毛裤,他们还嫌我们浪费钱。他们比较满意的,是我女儿给他们各自买了两双厚厚的袜子,在冬天穿,脚就暖和很多。一台14吋的彩电用了十几年,一直到1998年我给他们买一台25吋的彩电,他们还是不肯用大彩电。热水器也是我硬要装上去的,想给他们买一个洗衣机,他们就是一口回绝。母亲说,家里离河边那么近,洗几件衣服,用得了洗衣机吗?电冰箱是早就想给他们买的,思想动员工作做了很多年,父亲总是认为电冰箱没有多大的用处,白白浪费电。今年暑假,我女儿说,还是我给爷爷奶奶买吧。二话没说,就从商店拉了一台回来,他们用了之后,母亲说,想不到电冰箱那么好用,我不用天天买菜了。老人的观念是不容易改变的,一旦改变,他们接受新鲜事物也是挺快的。当然,父母亲没有进过高档的酒店,也没有进过舞吧、网吧和酒吧,更不知道MP3、MP4为何物。但是,他们知道国际油价飙升,知道翟志刚成为我国行走太空的第一人,知道嫦娥二号已经发射成功,知道自己身边发生的变化,还知道如何去应对目前的高消费和高物价,这就足够了。母亲在河边开垦了一小块荒地,胡乱撒一些菜籽和南瓜种子,没怎么施肥,竟然也有收获。今年暑假,我跟她去摘南瓜苗,要走到河的对岸去,她叫我在这边等,因为河里石头多,会滑倒的。我觉得好笑,我已经50多岁了,她还把我当做5岁多的小孩一样看待。可是,我的笑是含着泪水的,一个人,无论多大年纪,在父母亲的眼里,你永远是孩子!在父母亲的心里,你永远是他们保护的对象!南宋文人安子顺说:“读《出师表》不哭者不忠;读《陈情表》不哭者不孝;读《祭十二郎文》不哭者不慈。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,没想到我也陷入了这样的困境,想尽忠,却不能尽孝;想尽孝,却不能尽忠。每次打电话的时候,父母亲总是说,先把工作搞好,得空的时候,打个电话来就行了。我知道他们深明大义,可是,我心里总感到内疚,我想通过什么方式来报答他们,可我怎么能够报答得了呢?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,父亲已经退休整整20年了,他们已经年近8旬,想到他们的牙齿已经脱落,咀嚼饭菜不是咬而是磨的时候,想到父亲提着鸟笼子步履蹒跚地去遛鸟的时候,想到母亲还驼着背,在楼层间奔波劳碌,或者小心翼翼地到河对岸去摘南瓜苗的时候,我的泪水就夺眶而出:这一对老人——我的父亲母亲,这一辈子就这么艰难地生活着,顽强地生活着!。电视剧《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》反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故事,深受兵团人的欢迎。我的一个堂姐,十六岁时作为支边青年,去了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生产建设兵团(现在的农一师)。风雨二十载,青春献给了新疆。回来以后她念念不忘,她说有反映云南知青的《孽债》,有反映东北知青的《年轮》,现在终于有了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电视剧。虽然还没有杀青上映,她已经很高兴,他们没有被忘记。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人。
免责声明:文章《世界最美的诗歌献给你》来至网络,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!
- 上一篇: 世界最美的诗歌大全集
- 下一篇: 世界最美诗歌大全集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