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武侯祠:你让我过了一把三国文化的瘾——魅力四川旅游日记之一 ... ...
多年以前,有一次回老家,走到屯子的东头,碰到一位大哥,不是一个姓,也不是一个年龄段,岁数和我父亲的岁数差不多.远远的就和我打招呼:"老弟,你挺好吗?" 虽说不是离家乡太远,可也不经常回老家.屯中的老少爷们都认为我是在外边做事的,很了不起.岁数大一点的,都知道出门在外不容易,回到家来,给个温暖的问候,以便让出门在外的人们经常想念家乡的父老乡亲.年龄不大的,由于不认识,瞅见了,也不知声,看看你就很好了,因为是到他们的屯子来了.你若是问他,他要是不高兴,就回很不礼貌地说:你是谁呀!这时候,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想,家乡离我远了,心里不免会有些惆怅;他若是个学生,就会很文化地回答你,同样,你也会油然而生地想,哪也不如家乡好,尤其是心里有点失意的. 从那以后,我对我自己提出一个不高不低地要求,那就是对人要给以热情,说话要温柔. 有一次,我家屯中的一位应该管我叫叔的女人来单位办理存款.当时,人们很多,都在排队.可就在要排到她的时候,她突然身子往后一仰,仰面躺在了水泥地上.我看看她,问她:"你怎么啦?"她没有回答我.我的心里在想,怎么办?打电话叫救护车得等时间.我的爱人在医院工作,我也经常到医院去,知道一些医疗常识.我判断这应该是血压低造成的眩晕.我就用右手拇指直立按在她的人中穴位,足有三分钟.等她醒了,我扶她坐到椅子上.医院的医护人员来了并且给她做了诊断,告诉我说:她有眩晕症,到医院买点口服药就可以了.事后,我对我的行为还真有点害怕.帮助人可以,出了问题怎么办? 学习是永远的. 有幸听过一次关于汉字的讲座,那位老师讲了多少,不记得了,只记得四个字"知法犯法"中的第一个字的发音一项内容.他说,写到纸上,谁都知道.他又说,说的时候就要注意发音了.他还说,要是说成"执法犯法",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. 向人学,学无止境;向有知识的老师学,还是学无止境. 学无止境.
窗台上,一个个绿色盆栽中幽兰吐蕊。四尺见方的画桌靠窗而立,桌上依次摆着砚台、笔洗、颜料和型号大小不同的画笔。房中墙上,依次悬挂着几幅长的、方的画作,缤纷多彩,赫然入目......从屋里淡淡的墨香中,我似乎还感受到了画苑新秀的淳朴与优雅,以及园丁笔耕的宁静和高贵。
这是2019年1月4日上午九时,由锦秋社区党支部、锦秋老年合唱团联袂举办的迎春联欢会场景。
在“许美云的启示”征文中,有一位母亲谈道:“从我儿子出生那天起,我便决定为他创造最好的生活、学习环境,让他成为出类拔萃的男子汉。为此,我放弃了自己的理想、事业以及种种机会,为儿子活着。儿子今年18岁了,我就操心包办了18年。一直以来,我以为自己是最称职的母亲,因为我付出了这么多,但事与愿违,我的努力却没有换取理想的回报。他在我的呵护下,拿到了大学通知书,但由于长期依附惯了,他自理能力极差、心理脆弱、任性,一遇困难、挫折就束手无策,难以照顾好自己,最后被迫退学……他说:妈妈,你太能干了,能干的妈妈养不出能干的儿子。现在我是多么后悔啊……”
我们还很稚嫩,你说,这个时代也还是稚嫩的,尽管它已卸掉了很多沉重的观念。
那写在黄州赤壁之上的吊古之文。周瑜,无限的风流倜傥、无限的才情满怀,谈笑间樯橹就已灰飞烟灭,何等的意气风发;加之当时最闻名的江东国色美女小乔初嫁,占尽的又是何等风光。再往远处看,人生无非是一个感受过程的载体,不断更换着行囊,谁最终胜出就要看谁感受的多、经历的多、感悟的多。最终周瑜落得是壮志未酬、英年早丧,谁又能料得人间底牌的喜与忧呢!在无常的人事当中,逝去的是年华,空幻的是梦想,剩下的是魂魄初定的自我。在贬来召去中,生命所欲驾驭的意识早已超越了政治热望与期待的范畴,牢狱之苦、黄州之困,还有什么不能够放下的呢!而苏轼脍炙人口的名篇自黄州之后如“滚滚长江东逝水”,无竭不尽而来。
【作者简介】:林继宗,男,中国学术发展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国际潮人文学艺术协会会长,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学术顾问,美国风笛诗社成员,国际潮人文化基金会荣誉董事长,中华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,广东省潮汕文学院院长,《中国作家》签约作家,中华诗词博士,原汕头市作协主席,潮汕星河奖基金会名誉会长。通讯地址:广东省汕头市韩江路31号港务大楼(邮编515041)
刘眼镜是我们大队的赤脚医生,据说医术还不错。我听陈传芳的母亲说刘眼镜给了药,就没有再问。
后来又有两首诗提及到汪伦,一首是宋朝的喻良能《追和陈子高赠王法曹韵》:肯学少陵对马军,肯同太白谢汪伦;另一首是鉴湖女侠秋瑾的《去常德州中感赋》:一出江城百感生,论交谁可并汪伦?多情不若堤边柳,犹是依依远送人。
走出车站,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的楼房,蜿蜒曲折的街道,楼在山上,山在楼上,滔滔江水穿城而过,夜灯璀璨,千帆竞渡。后来才知道,那是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。从家乡的土丘陵来到大城市,原以为到了城市便是一片坦途,谁知,竟是如此山重水复,又是别样的新奇。虽然心里有些落差,但走在热闹的大街上,仍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一般,东张西望瞧不够。
免责声明:文章《什么是游记性散文及其特点》来至网络,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!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