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散文集名家散文正文

名家记叙文摘抄600字

符韵散文网 名家散文 2020-10-02 23:17:28 3955 0

春天的日子是惊喜不断的美妙诗歌。当大地从沉睡的冬梦里睁开朦胧的眼睛时,生命的翅膀就开始扑棱棱地拍打起来。先是嫩黄的生命从枯黄中冒出尖芽,接着稀稀疏疏的浅黄斑点迅速连成一片,最后漫山遍野都是一片青翠。在青翠的清明背景上,朵朵鲜花绽放出生命的绝唱。

片言之赠,益我终生。这件事我是刻骨铭心的。邓老师的话拯救了我的灵魂,拯救我的人生啊!如果,没有邓老师,我真不知道我的人生之路是什么!

我五次才完成探寻父母出口外的路线。他们当年从五寨县三岔出发,先投奔河曲亲戚,准备北渡黄河至包头。打听到渡口官衙盘查很严,有的青壮年当场被抓丁,就不得不又返回老家,改道东北走杀虎口。我到了河曲的“西口古渡”,在这“三省交界”站了一会儿,沿黄河岸边林荫道走着,可见对面内蒙古、陕西的村庄田地。承载了多少万人流离失所愁苦的“母亲河”,依然滚滚向前,不舍昼夜。一鸣三省闻的雄鸡也没有改变它的调子。无心去父母烧香求吉的海潮庵,说什么也得去白朴公园。这位兰谷先生,自幼饱经战乱,终生不仕,郁郁寡欢,只是纵情山水之间。他以清丽的文笔抒情写景,寄托人生,成为“元曲四大家”之一。他的《喜春来》小令及多首散曲至今记忆犹新。只是不知,他当年是否走过西口至塞外一游?

我呢,使劲揉捏着鼻子,也没挡住对面一个个碗里飘来的香味哟……

创新者必须从反对、批评、指责、发难、嘲笑、讥讽、打击的声音和行为中汲取营养,磨练身心定力、培养人生信念、升华人格精神。诚然,不是所有人的创新都会成功,社会当宽容偏见,为创新点赞!

对于在蜜罐里长大、从塔里走出来的90后职场新人,也许有人会给他们贴上了“自私任性”的标签。但最近所发生的与我有关的故事,却让我对这种标签产生了否定的想法。

祖宅是有确切地理位置的,即以三槐堂为轴心,周边约七八亩土地。其原貌是:这七八亩土地由正方形的一条河流环抱着,围绕河流内侧是四季常青、翠绿欲滴的慈孝竹,俯瞰似洲沚之地;古老的王家宅院就座落在中轴线上,房屋结构类似于北京的二进四合院。整座老宅就如一座有护城河却没有护城墙的城池。就在这七八亩土地上,王家里始祖携四子自清嘉庆二十四年(1819年)开始于此安家落户,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,后经历了清朝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、宣统五位皇帝,直到民国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四十年,家族胤嗣绵绵,人丁兴旺,且一直生活在这片弹丸之地,没有人离群索居。从20世纪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开始,恬静的生活才被逐步打破。

我们真得感谢高佬,正是他的“促生产”,才使我们没有那么多次被“抓革命”。

童年的我,出生在一个偏僻闭塞的穷山村。每到夏天的傍晚,童伴的嬉闹,吵翻农家山野。那圆圆的月亮就象儿时的伙伴,总是悄悄地从山坳爬过来,和我们一同嬉耍。夜幕降临,圆圆的月亮大大的脑袋团团的脸,羞怯微笑,远远帮我们支起红红的灯笼,撒下轻柔的光,帮忙把静默的山村披轻沙,把秀绿的山野裹银装,把晶莹的院坝涮透亮。月光帮我们点缀儿时的游戏,月光帮我们编织童年的歌谣,月光伴着无邪的童年成长。月亮之上,童年天堂。有月光,就有说不完的童趣,有讲不完的乡音,有忆不完的乡愁。

我根本没有料到,离开石头寨二十年后,又到石头寨来。二十年前,我来到石头寨,是为了修路。

司机笑着答应我“不会的。那条最宽的直道就是通向郭河的。到时候我放你下去。”

免责声明:文章《名家记叙文摘抄600字》来至网络,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!

名家记叙文摘抄600字 第1张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uyunmc.com/post/9440.html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