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舒
-
亦舒散文集-亦舒散文精选
亦舒,女,原名倪亦舒,笔名骆绛、玫瑰、梅阡、陆国、叽哩叭啦等.祖籍浙江.1946年出生於上海,五岁即随父母和弟弟定居於香港,曾在苏浙小学读幼儿班,后考入嘉道理官立小学和何东女子职业学校.亦舒自幼酷爱文艺,中学时代便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《甜吃》,还应一家报社之邀撰写连载小说,未及豆蔻年华便已崭露头角.中学毕业后,亦舒没有立即升读大学,而到《明报》任记者,白天写新闻、专访,晚上写杂文、小说.直到27岁那年,她才赴英国曼彻斯特上大学,读的是酒店学.大学毕业后,先到台湾圆山饭店任女侍应总管,继而返港在富丽华酒店任公关...
-
急就章-亦舒散文精选
手提小型图文传真设施,发明以来,若干行家惊为天机,纷纷采用,继而发表心得,比较外地,本市传真之费用、效率、得失、最终结论差不多都是言者有憾地“呵,太贵了,外埠返港的电传代价与稿费相若”。 可以相信,该项设施一定为职业撰稿人带来不少方便,功德无量。 可是,该不该天天采用? 既是职业写作,就该当一件事来做,为何长年累月,忽忽忙忙,推到最后一分钟,不得不做,才急就章地去做? 为何长期用支离破碎剩馀时间填满两张稿纸,按下传真机,松一口气!又算一天? 相信今时今日之编者与...
-
身外物-亦舒散文精选
移民家庭所带的行李杂物,匪夷所思。 最理想其实是赤条条来,赤条条去。 彼邦什么好东西没有呢,压根儿都从人家那里传过来,都会人照西方模式生活了数十年,住洋楼、睡席梦思、喝拔兰地、用北欧水晶、穿法国时装、戴瑞士金表,但等到真正要移民外国,才发觉自己是中国人。 于是乎愁眉百结地搜刮物质带过去:酸枝家具、玉石屏风、天津地毡、象牙筷子……越置越慌;索性连十年内要穿的衣服鞋袜、医药用品、冬菇虾米,统统打包,同生共死。 华人就是这样,走的次数大多,走得昏乱,祖先逃难之遗博因子全部显现,...
-
金色的心-亦舒散文精选
泽叔喜欢我,是因为我从来不理公司发生什么事。 全写字楼都是他的人,个个都是心腹,见到他,几乎没鞋跟碰鞋跟,发出响亮的啪一声,平举右臂,叫声洪昌泽万岁,都是死士。 听说他们有时开工开到半夜,士气高涨。父亲去世后,泽叔接管公司,经过三年整顿,把一切异己铲除,公司便成为这个局面。 或许只除了麦公。麦公今年六十二岁,是老臣子,很会做人,据爹说,他救过他,故事详情我没听过,被人救不是体面的事,爹不提我不知道,救了人常挂在嘴边,自然也不是好汉,麦公是聪明人,是以一向缄默,所以他可以继续在洪氏做...
-
有理之至-亦舒散文精选
一部电影卖座破纪录,有人认为如此粗陋制作,居然胜出,没有公理。 又有行家感叹:“现在口味难以捉摸,拍什么好?” 因他人一片侥幸,而致气馁、颓丧、无所适从。 大敏感了,定力恁地不足。 他人的成功,并不代表你我之失败,以后走什么路线?.当然是走我们一直要走,一直在走的路。 文艺创作,一向是天路历险,之所以要这样敞,不是因为这样做可取得名利,乃是因为心底有一朵火,趋使我们这样做,直至看到成绩,心中才得释然,咎由自取,没有理由抱怨。 任何事业都是长期抗战,劣作...
-
爱情故事-亦舒散文精选
小友说:几时再炮制一则俊男美女爱情故事。布景豪华,衣着瑰丽,气氛浪漫。 一听此言,即时沉默,呵,若他们还怀念那个,即表示此刻采用的题材尚未成功。 恍然若失。 可幸爱情小说最易做不过,是心情缘故吧,正像大卫宝儿已拒唱旧歌:“四十六岁的我若再唱‘叛逆叛逆’已无诚意”,不如努力将来。 读者相信亦会结婚生子,认识生活中除出爱情,还有其他许多大小事宜需要处理,憧憬日益减少,一日比一日踏实可靠。 生活得充实上进比光谈恋爱不顾责任难度高许多。 不,以后大抵是不会再写...
-
《自得之场》-亦舒散文精选
闭嘴 偶然在咖啡座耽到凌晨,隔壁台子有不识者向洋人搭讪。在女友没开始发作之前,我做好心人,转头郑重警告:“我劝你们闭上尊嘴。”他们会后悔,真的。 中国人才聪明呢,江湖中三种人不能碰,老人孩子年轻女人,没点能耐,还出来坐呢,绵羊们早在家睡熟了,真笨得要命,把人家的火气惹上来,把皮不剥了你的——洋人皮也就凑伙著办了。 这一代女人都具哪吒性格,大小好歹周旋到底,并不怕事,只怕没事,生活怪沉闷的。 成熟 “大都会”杂志上形容:成熟是居然想早点回家睡觉……。成熟有早有晚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