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2021年12月 第53页

2021年12月 第53页

  •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-舒婷散文精选

   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-舒婷散文精选

      是喧闹的飞瀑   披挂寂寞的石壁   最有限的营养   却献出了最丰富的自己   是华贵的亭伞   为野荒遮蔽风雨   越是生冷的地方   越显得放浪、美丽   不拘墙头、路旁   无论草坡、石隙   只要阳光常年有   春夏秋冬   都是你的花期   呵,抬头是你   低头是你   闭上眼睛还是你   即使身在异乡他水   只要想起  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   眼光便柔和如梦   心,不知是悲是喜   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1-12-21 727 0 舒婷
  • 李广田散文-李广田散文精选

    李广田散文-李广田散文精选

      李广田(1906.10.1一1968.11.2)山东邹平人。1923年考入济南第一师范后,开始接触五四以来新思潮、新文学。1929年入北大外语系预科,先后在《华北日报》副刊和《现代》杂志上发表诗歌、散文,并结识本系同学卞之琳和哲学系的何其劳。后出版三人诗合集《汉园集》,被人称为“汉园三诗人”。1935年北大毕业,回济南教书,继续写了不少散文,结集为《画廊集》、《银狐集》。1941年秋至昆明,在西南联大任教。除散文外,还写了长篇小说《引力》。抗战胜利后,他先后在南开大学、清华大学任教。194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。解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1-12-21 691 0 李广田
  • 巴金散文集-巴金散文精选

    巴金散文集-巴金散文精选

         【作家简介】:巴金(1904~2005.10.17),原名李尧棠、字芾甘,笔名佩竿、余一、王文慧等。四川成都人。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。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,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。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,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《灭亡》,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。1928年底回到上海,从事创作和翻译。从1929年到1937年中,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《激流三部曲》中的《家》,以及《海的梦》《春天里的秋天》《砂丁》《萌芽》(《雪》)《新生》《爱情的三部曲》(《雾》《雨》《电》)等中长篇小说,出版了《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1-12-21 508 0 巴金
  • 三种船-叶圣陶散文精选

    三种船-叶圣陶散文精选

      一连三年没有回苏州去上坟了。今年秋天有点儿空闲,就去上一趟坟。上坟的意思无非是送一点钱给看坟的坟客,让他们知道某家的坟还没有到可以盗卖的地步罢了。上我家的坟得坐船去。苏州人上坟向来大都坐船,天气好,逃出城圈子,在清气充塞的河面上畅快地呼吸一天半天,确是非常舒服的事。这一趟我去,雇的是一条熟识的船。涂着的漆差不多剥光了,窗框歪斜,平板破裂,一副残废的样子。问起船家,果然,这条船几年没有上岸修理了。今年夏季大旱,船只好胶住在浅浅的河浜里,哪里还有什么生意,又哪里来钱上岸修理。就是往年,除了春季上坟,船也只有停在码头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1-12-21 585 0 叶圣陶
  • 苏州赋-王蒙散文精选

    苏州赋-王蒙散文精选

      左边是园,右边是园。      是塔是桥,是寺是河,是诗是画,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。      左边的园修复了,右边的园开放了。有客自海上来,有客自异乡来。塔更挺拔,桥更洗练,寺更幽凝,河更闹热,石径好吟诗,帆船应入画。而重重叠叠的假山,传至今天还要继续传下去的是你的匠心真情。是你的参差坎坷的魅力。      这是苏州。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。中国的苏州。      苏州已经建城二千五百年。它已经老态龙钟。无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访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,那样忧伤,那样强颜欢笑。失修的名胜与失修的城市,以及市民的失修的心灵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1-12-21 655 0 王蒙
  • 说笑-钱钟书散文精选

    说笑-钱钟书散文精选

      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,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。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,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。刘继庄《广阳杂记》云:“驴鸣似哭,马嘶如笑。”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,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。老实说,一大部分人的笑,也只等于马鸣萧萧,充不得什么幽默。      把幽默来分别人兽,好象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。他在《动物学》里说:“人是唯一能笑的动物。”近代奇人白伦脱(W.S.Blunt)有《笑与死》的一首十四行诗,略谓自然界如飞禽走兽之类,喜怒爱惧,无不发为适当的声音,只缺乏表示幽默的笑声。不过,笑若为表现幽默而设,笑只能算是废物或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1-12-21 474 0 钱钟书
  • 菩提树-吴冠中散文精选

    菩提树-吴冠中散文精选

      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此话已经不新鲜。      “全靠这公园养我们这方的老人和儿童。”一位邻居指着我们楼群中的小公园感慨地说。      我们这个公园长约数百米,宽约百米,布满高大的垂柳、雪松、槐树、泡桐及各种形态和色彩的丛丛灌木,到处缠绕着枝藤,点缀着花朵,既郁郁葱葱,又疏密掩映,颇有山间丛林的氛围,四周的高楼因而被推向了遥远。林木花草引来老人,持手杖的、扶双拐的、坐轮椅的、驼了背仍艰难地独自迈步的、面壁似的面对松柏吸精气的,显然,老人们都在为生命的延续而挣扎。老太太们不爱走路,大都扎堆坐着聊天,各人的拐棍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1-12-21 583 0 吴冠中
  • 猫-钱钟书散文精选

    猫-钱钟书散文精选

      “打狗要看主人面,那么,打猫要看主妇面了--”颐谷这样譬释着,想把心上一团蓬勃的愤怒象梳理乱发似的平顺下去。诚然,主妇的面,到现在还没瞧见,反正那混帐猫儿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,也无从打他。只算自己晦气,整整两个半天的工夫全白费了。李先生在睡午觉,照例近三点钟才会进书房。颐谷满肚子憋着的怒气,那时都冷了,觉得非趁热发泄一下不可。凑巧老白送茶进来,颐谷指着桌子上抓得千疮百孔的稿子,字句流离散失得象大轰炸后的市民,说:“你瞧,我回去吃顿饭,出了这个乱子!我临去把誊清的稿子给李先生过目,谁知他看完了就搁在我桌子上,没放在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1-12-21 778 0 钱钟书
  • 杜鹃-郭沫若散文精选

    杜鹃-郭沫若散文精选

      杜鹃,敝同乡的魂,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,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。      我们一提起杜鹃,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。      它本身不用说,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。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,忧国的志士;声是满腹乡思,血是遍山踯躅;可怜,哀惋,纯洁,至诚……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。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。      而且,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,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。例如日本,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,并不亚于中国。      然而,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。     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1-12-21 561 0 郭沫若
  • 报秋-宗璞散文精选

    报秋-宗璞散文精选

      似乎刚过完了春节,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,已是长夏天气,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。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,猛然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,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。我先是一惊,随即怅然。这花一开,没几天便是立秋。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,过了霜降,便立冬了。真真的怎么得了!     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,随便种种,总会活的。不挑地方,不拣土壤,而且特别喜欢被阴处,把阳光让给别人,很是谦让。据说花瓣可以入药。还有人来讨那叶子,要捣烂了治脚气。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,工作上向上比,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。      我喜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1-12-21 425 0 宗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