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有生
-
行笔轴并不神秘(文化散文)-郭有生散文精选
行笔轴并不神秘 郭有生 在书法行草中,人们常谈起行笔轴的问题。 一幅书法作品,每一纵行的所有字如果重心都在一条直线上,则为直线行笔轴;如果每个字的重心用线连起来是条曲线,那么无疑就是曲线行笔轴。一个简单的道理,这两种行笔轴没有好坏之分,关键看你想表现什么。直线行笔轴,适宜表现端庄、严肃、稳定、静谧类的书法意境或情绪;曲线行笔轴,适宜表现活泼、自由、浪漫和激荡类的书法意境和情绪。 这一点不神秘,人类对直线和曲线等有深刻的抽象感悟,比如语调,有人说由平升高,高亢激昂,称为“扬...
-
灵魂百态图-郭有生散文精选
——欣赏达·芬奇《最后的晚餐》随笔 郭有生 达·芬奇《最后的晚餐》是一幅惊世之作。 这幅画讲的是圣经中的一个有名的故事:在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中,犹大非常贪财,因此他居然为了30块银币,在祭司长面前出卖了耶稣。耶稣得知此事后,就派彼得通知十二门徒在逾越节的晚上一块就餐。在就餐时,当耶稣入座后,说了一句:“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。”此言一出,十二门徒反应强烈,各具不同的表情、姿态和手势,栩栩如生的塑造了富有个性的众门徒,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。 此幅画,耶稣端坐在长长的餐...
-
书法意象一瞥(文化散文)-郭有生散文精选
在诗歌中,任何一个意象,一定是在一定的语境中,这个语境包含外语境与内语境。 在不同的语境中,同一意象往往意味并不相同。比如“月”这个意象,王建在《十五夜望月》中有云: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”这里的“月”是团圆的象征,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期待。吴兆骞《帐夜》一诗中,有“穹帐连山落月斜,梦回孤客尚天涯”的诗句,其中的“月”却有凄凉、孤独、黯淡的意味。书法的意象何尝不是如此呢? 任何一个书法意象,也一定是在一定的书境中,同样书境包括外书境与内书境。外书境指时代背景、个人际遇、当时处境等;内书境...
-
你有璀璨的生活趣味吗?-郭有生散文精选
趣味,我想应该有两个因素构成,即一是“趣”一是“味”,“趣”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享受,有浓厚的感性色彩;“味”是一种愉悦的心理思维,有浓厚的理性色彩。或者说趣是可以直觉感受到的舒心畅快,味是可以咀嚼回味的心理体验。 那么,趣味的本质是什么呢?本质就是美感,梁启超说“趣味因美而产生,‘美’ 是人类生活一要素——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,倘若在生活内容中把‘美’的成分抽出,恐怕便活得不自在,甚至活不成。”因此梁启超断言:“问人类生活于什么?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: ‘生活于趣味’。”他还毫不犹豫的...
-
书法对立元素的审美价值(文化散文)-郭有生散文精选
对立元素,能丰富书法的审美天地。 比如有书卷气的书法是美的,那么对立性的金石气书法让书法美更丰富多彩。 怎样才算有书卷气呢?况瑞峰在书法讲座《书法技法·张猛龙碑》中说,书法有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,阴柔之美有书卷气,阳刚之美有金石气,帖多书卷气,碑多金石气,南多书卷气,北多金石气,女多书卷气,男多金石气,书卷气太过,则会显得妖艳,金石气太过,则会显得霸悍,等等。这些说法,还真值得玩味,比如元明尚态,书法妍丽娇媚,就像书卷气漫上贾宝玉的脸一样,具有了女性化:你看贾宝玉“面若中秋...
-
书法创作心态谈-郭有生散文精选
书法创作的心态有两种,一是动机心态,一是情景心态,我现在谈的是情景心态。 在怎样的情景心态下来创作,这是历来书家很关注的一个问题。 有人认为书法创作时,应当凝神绝虑,才能创作出不求佳而佳的作品。这样的创作,连养生家都很赞赏,因为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啊。于是,书家为了达到这样的创作心态,而非常欣赏像刘海粟在《忆康有为先生》一文中,描绘的康有为治学的优雅环境,“但见老梅屈曲,桃柳扶疏,碎石小径纵横交织,把墨绿色草坪分切成天然图案。几条小溪,水色澄碧,涟漪喁喁。开池挖出的土,...
-
书法钤印的个性价值-郭有生散文精选
书法钤印的个性价值 郭有生 书法中终究该怎样应用钤印? 某书家告诉我说“钤不过三”。是吗?我随便网上打开一看,启功有一横幅“业精于勤”,怎么就用了六个印呢?邓石如送“见源禅友“联“琴伴庭前月,衣无世外尘“,居然用了13个印,引首章一印,落款章二印,压角章就有十印。说最多只能用三个钤印,大概认为引首章为一印,名号章末尾落款处一阴一阳为二印而已。这不是把书法钤印的艺术功用理解的过于狭窄了吗?书法钤印的功用,有纪实性功用、补误性功用、审美性功用和风格性功用啊。 我们的名号章、记...
-
在逆向思维中求美(文化散文)-郭有生散文精选
郭有生 逆向思维,你知道吗? 一个酒瓶,用橡皮塞子塞着,你不能打破酒瓶,也不能拔出塞子,那么怎样才能让酒倒出来呢?用逆向思维的人回答,既然塞子不能拔出,那就推进去。 有个教徒祈祷时烟瘾来了,就问神父,“祈祷时,可以抽烟吗?”神父断然说“不行”!另一个教徒也遇到这样的事,却用逆向思维想到了解决的办法,他问神父:“在抽烟时,可以祈祷吗?”神父回答:“当然可以。” 一般人拍集体照,常喊一二三,为大家集中注意力,以防有闭...
-
眼缘与书法-郭有生散文精选
前苏联美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写给女儿的信中,谈到了爱情:“有一天,在一个早秋的寂静夜晚,我和她坐在一棵枝叶茂密的苹果树下,望着空中正飞往温暖的边远地区的仙鹤,我问祖母:‘奶奶,什么叫爱情呀?’”祖母给他讲了一个童话:“一对男女时而望望天空,时而又彼此看看,就在这一瞬间,他俩的眼神相碰在一起,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。这种美远远超过蓝天和太阳、土地和长满小麦的田野。总之,比上帝所制作和创造的一切都美,这种美使上帝颤抖、惊异。以致惊呆了。”这就是爱情。爱情的目光中,总是有...
-
书法用墨的艺术-郭有生散文精选
郭有生 书法是讲究墨色变化的,即所谓“墨分五色”——焦、浓、淡、枯和湿。这些变化,最关键的因素是墨中水分的多少。 历史上许多书法家非常重视墨法,明代书家董其昌《画禅室随笔》中说:“字之巧处在用笔,尤在用墨。”清代包世臣在《艺舟双楫》中也说:“然而画法字法,本于笔,成于墨,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。“墨之五色,各有自己的表现个性。浓墨有庄严厚重、神秘寂静和精神刚强等特点,淡墨有淡雅平和、内敛压抑和娇柔文静等特点,枯墨有轻灵飘逸、枯涩老气和苍茫古朴等特点,润墨有丰润柔和、酣畅淋漓和肉圆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