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2021年7月 第19页

2021年7月 第19页
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7.凉州词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7.凉州词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7.凉州词 7.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[注释]1.凉州词: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(《凉州词》)配的唱词。2.黄河远上:远望黄河的源头。3.孤城: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。4.仞:古代的长度单位,一仞相当于七八尺。5.羌笛:羌族的一种乐器。6.杨柳:指一种叫《折杨柳》的歌曲。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。7.度:越过。后两句是说,羌笛何必吹起《折杨柳》这种哀伤的调子,埋怨杨柳不发、春光来迟呢,要知道,春风吹不到玉门关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20 6957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5.鹿柴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5.鹿柴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5.鹿柴 15.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[注释]1.鹿柴:地名。柴,一作“寨”。行军时在山上扎营,立木为区落,叫柴;别墅有篱落的,也叫柴。2.空:诗中为空寂、幽静之意。3.但:只。4.返景:夕阳返照的光。景,日光。[简析]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《辋川集》中的一首。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。首句“空山不见人”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。山之所以&l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20 7000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5.鹿柴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5.鹿柴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5.鹿柴 15.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[注释]1.鹿柴:地名。柴,一作“寨”。行军时在山上扎营,立木为区落,叫柴;别墅有篱落的,也叫柴。2.空:诗中为空寂、幽静之意。3.但:只。4.返景:夕阳返照的光。景,日光。[简析]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《辋川集》中的一首。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。首句“空山不见人”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。山之所以&l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20 6986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6.咏柳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6.咏柳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6.咏柳 6.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,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[注释]1.碧玉:碧绿色的玉。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。2.妆:装饰,打扮。3.丝绦:丝线编成的带子。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。[简析]这是一首咏物诗,通过赞美柳树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。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。首句“碧玉妆成一树高”是写整体,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。用“碧玉”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,突出它的颜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20 6982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6.咏柳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6.咏柳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6.咏柳 6.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,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[注释]1.碧玉:碧绿色的玉。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。2.妆:装饰,打扮。3.丝绦:丝线编成的带子。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。[简析]这是一首咏物诗,通过赞美柳树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。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。首句“碧玉妆成一树高”是写整体,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。用“碧玉”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,突出它的颜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20 7005 0
  •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四:古今异义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四:古今异义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四:古今异义 知识盘点: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,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,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,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。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:(1)词义扩大。文言文中,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,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,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,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。这种词义是今义大于古义,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。如“河”,古代仅仅指黄河(饮于河、渭);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,成为河流的通称。(2)词义缩小。词义的缩小,是指词义随着时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7105 0
  •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四:古今异义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四:古今异义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四:古今异义 知识盘点: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,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,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,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。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:(1)词义扩大。文言文中,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,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,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,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。这种词义是今义大于古义,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。如“河”,古代仅仅指黄河(饮于河、渭);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,成为河流的通称。(2)词义缩小。词义的缩小,是指词义随着时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7050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4.芙蓉楼送辛渐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4.芙蓉楼送辛渐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4.芙蓉楼送辛渐 14.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[注释]1.芙蓉楼:润州(今江苏镇江)的城楼。辛渐:作者的一位朋友。2.寒雨连江:润州在长江边。这句是说,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。吴: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,所以称这一带为吴。3.平明:清晨。楚山: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,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。4.洛阳:今河南洛阳,是辛渐所去的地方。5.冰心:比喻心的纯洁。玉壶:冰在玉壶之中,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977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4.芙蓉楼送辛渐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4.芙蓉楼送辛渐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4.芙蓉楼送辛渐 14.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[注释]1.芙蓉楼:润州(今江苏镇江)的城楼。辛渐:作者的一位朋友。2.寒雨连江:润州在长江边。这句是说,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。吴: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,所以称这一带为吴。3.平明:清晨。楚山: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,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。4.洛阳:今河南洛阳,是辛渐所去的地方。5.冰心:比喻心的纯洁。玉壶:冰在玉壶之中,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7010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5.回乡偶书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5.回乡偶书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5.回乡偶书 5.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[注释]1.少小离家: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,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。回乡时已年逾八十。2.无改:没什么变化。一作“难改”。3.衰:疏落。4.相:带有指代性的副词。相见,即看见我;不相识,即不认识我。[简析]贺知章(659-744)唐代诗人,字季真,自号“四明狂客”,越州永兴(今浙江萧山县)人。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7016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