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2021年7月 第20页

2021年7月 第20页
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5.回乡偶书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5.回乡偶书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5.回乡偶书 5.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[注释]1.少小离家: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,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。回乡时已年逾八十。2.无改:没什么变化。一作“难改”。3.衰:疏落。4.相:带有指代性的副词。相见,即看见我;不相识,即不认识我。[简析]贺知章(659-744)唐代诗人,字季真,自号“四明狂客”,越州永兴(今浙江萧山县)人。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994 0
  •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三:通假字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三:通假字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三:通假字 知识盘点:通假字,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。所谓通假,就是两个字通用,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,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,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,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。(1)通假字的形式①“本无其字”的假借字。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,文字常常不够用,想记一事而无其字,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。②“本有其字”的通假字。古人写作时,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,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,这就是&ldq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889 0
  •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三:通假字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三:通假字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三:通假字 知识盘点:通假字,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。所谓通假,就是两个字通用,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,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,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,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。(1)通假字的形式①“本无其字”的假借字。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,文字常常不够用,想记一事而无其字,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。②“本有其字”的通假字。古人写作时,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,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,这就是&ldq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895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3.从军行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3.从军行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3.从军行 13.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[注释]1.从军行:乐府《相和歌辞平调曲》旧题,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。王昌龄作的《从军行》共七首,这里选入第四首。2.青海:即今青海湖。长云:多云,漫天皆云。雪山:终年积雪的山,指祁连山。3.孤城:指玉门关,因地广人稀,给人以孤城之感。这句词序倒装,意思是“遥望孤城玉门关”。4.穿:磨破。金甲:战衣,是金属制成的盔甲。5.破楼兰:借指彻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955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3.从军行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3.从军行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13.从军行 13.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[注释]1.从军行:乐府《相和歌辞平调曲》旧题,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。王昌龄作的《从军行》共七首,这里选入第四首。2.青海:即今青海湖。长云:多云,漫天皆云。雪山:终年积雪的山,指祁连山。3.孤城:指玉门关,因地广人稀,给人以孤城之感。这句词序倒装,意思是“遥望孤城玉门关”。4.穿:磨破。金甲:战衣,是金属制成的盔甲。5.破楼兰:借指彻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899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4.咏鹅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4.咏鹅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4.咏鹅 4.咏鹅骆宾王鹅鹅鹅,曲项向天歌。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[注释]1.咏:用诗、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。《咏鹅》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。2.项:颈的后部。3.掌:诗中指鹅的脚掌。[简析]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,写得极为生动活泼。首句连用三个“鹅”字,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。这三个“鹅”字,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,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,十分欣喜,高兴地连呼三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978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4.咏鹅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4.咏鹅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4.咏鹅 4.咏鹅骆宾王鹅鹅鹅,曲项向天歌。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[注释]1.咏:用诗、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。《咏鹅》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。2.项:颈的后部。3.掌:诗中指鹅的脚掌。[简析]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,写得极为生动活泼。首句连用三个“鹅”字,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。这三个“鹅”字,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,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,十分欣喜,高兴地连呼三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994 0
  •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:异读字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:异读字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:异读字 知识盘点: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,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,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。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:破音异读、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。破音异读,又叫“读破”。它是采用改变汉字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性和意义的改变。如:天雨墙坏。(《智子疑邻》)句中没有谓语动词,因此“雨”转化为动词。所以,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,以表示和作名词的“雨”(yǔ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899 0
  •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:异读字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:异读字

   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:异读字 知识盘点: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,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,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。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:破音异读、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。破音异读,又叫“读破”。它是采用改变汉字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性和意义的改变。如:天雨墙坏。(《智子疑邻》)句中没有谓语动词,因此“雨”转化为动词。所以,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,以表示和作名词的“雨”(yǔ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950 0
  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3.敕勒歌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3.敕勒歌

  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——3.敕勒歌 3.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,阴山下,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[注释]1.敕勒:种族名,北齐时居住在朔州(今山西省北部)一带。2.阴山: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。3.穹庐:用毡布搭成的帐篷,即蒙古包。4.苍苍:青色。[简析]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,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。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。开头两句“敕勒川,阴山下”,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,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。接着...

    近现代散文 2021-07-19 6963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