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2022年1月 第143页

2022年1月 第143页

  • 雅舍-梁实秋散文精选

    雅舍-梁实秋散文精选

    到四川来,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。火烧过的砖,常常用来做柱子, 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,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,看上去瘦骨粼粼,单薄得可怜; 但是顶上铺了瓦,四面编了竹篦墙,墙上敷了泥灰,远远的看过去,没有人能说不 像是座房子。我现在住的“雅舍”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。不消说,这房子有砖 柱有竹蓖墙,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。讲到住房,我的经验不算少,什么“上支下摘”, “前廊后厦”,“一楼一底”,“三上三下”,“亭子间”,“茅草棚”,“琼楼玉宇”和“摩 天大厦”,各式各样,我都尝试过。我不论住在那里,只要住得稍久,对那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2-01-03 916 0 梁实秋
  • 林海-老舍散文精选

    林海-老舍散文精选

     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,高不可攀。这回有机会看到它,并且走进原始森林,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,手摸到那些古木,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。      大兴安岭这个“岭”字,跟秦岭的“岭”可大不一样。这里的岭的确很多,横着的,顺着的,高点儿的,矮点儿的,长点儿的,短点儿的,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“云横秦岭”那种险句。多少条岭啊,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,既看不完,也看不厌。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,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,谁也不孤峰突起,盛气凌人。      目之所及,哪里都是绿的。的确是林海,群岭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2-01-03 419 0 老舍
  • 记杨必-杨绛散文精选

    记杨必-杨绛散文精选

      杨必是我的小妹妹,小我十一岁。她行八。我父亲像一般研究古音韵学的人,爱用古字。杨必命名“必”,因为“必”是“八”的古音:家里就称阿必。她小时候,和我年龄差距很大。她渐渐长大,就和我一般儿大。后来竟颠倒了长幼,阿必抢先做了古人。她是一九六八年睡梦里去世的,至今已二十二年了。杨必一九二二年生在上海。不久我家搬到苏州。她的童年全是在苏州度过的。她性情平和,很安静。可是自从她能自己行走,成了妈妈所谓“两脚众生”(无锡话“众生”指“牲口”),就看管不住了。她最爱猫,常一人偷偷爬上楼梯,到女佣住的楼上去看小猫。我家养猫多,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2-01-03 514 0 杨绛
  • 不孝的孩子-林清玄散文精选

    不孝的孩子-林清玄散文精选

      在机场遇到一位老先生,他告诉我要搬去大陆定居了。      “为什么呢?”      秤说,他在台湾有两个儿子,一个女儿,本来都很好的,自从他找到大陆的儿子之后,就变得非常不孝。      “为什么呢?”      “因为,担心大陆的儿子也来抢我的遗产嘛!其实我还没有死,哪里有遗产呢!”      看到老先生蹒跚上飞机,我想到,难道我们长大成人,还只想到向父母要什么,没想到能给老人家什么吗?      再想到大陆的儿子是台湾儿女的大哥,就是父亲的财产分一份给他又怎么样?何况父亲还没有死,财产还不知道怎么分呢!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2-01-03 419 0 林清玄
  • 绿色的书简-张晓风散文精选

    绿色的书简-张晓风散文精选

     梅梅、素素、圆圆、满满、小弟和小妹:      当我一口气写完了你们六个名字,我的心中开始有着异样的感动,这种心情恐怕很少有人会体会的,除非这人也是五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的姐姐,除非这人的弟妹也像你们一样惹人恼又惹人爱。      此刻正是清晨,想你们也都起身了吧?真想看看你们睁开眼睛时的样子呢:六个人,刚好有一打亮而圆的紫葡萄眼珠儿,想想看,该有多可爱--十二颗滴溜溜的葡萄珠子围着餐桌、转动着、闪耀着,真是一宗可观的财富啊!      现在,太阳升上来,雾渐渐散去,原野上一片渥绿,看起来绵软软地,让我觉得即使我不小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2-01-03 672 0 张晓风
  • 海市-杨朔散文精选

    海市-杨朔散文精选

      我的故乡蓬莱是个偎山抱海的古城,城不大,风景却别致。特别是城北丹崖山峭壁上那座凌空欲飞的蓬莱阁,更有气势。你倚在阁上,一望那海天茫茫、空明澄碧的景色,真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洗得干干净净。这还不足为奇,最奇的是海上偶然间出现的幻景,叫海市。小时候,我也曾见过一回。记得是春季,雾蒙天,我正在蓬莱   阁后拾一种被潮水冲得溜光滚圆的玑珠,听见有人喊:“出海市了。”只见海天相连处,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都藏到哪儿去了,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,黑苍苍的,像水墨画一样。满山都是古松古柏;松柏稀疏的地方,隐隐露出一带渔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2-01-03 674 0 杨朔
  • 怀李叔同先生-丰子恺散文精选

    怀李叔同先生-丰子恺散文精选

     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,他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银行家。他是第五位姨太太所生。他父亲生他时,年已七十二岁。他坠地后就遭父丧,又逢家庭之变,青年时就陪着他的生母南迁上海。在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奉母时,他是一个翩翩公子。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,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,名字屡列第一。从此他就为沪上名人所器重,而交游日广,终以才子驰名于当时的上海。后来他母亲死了,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,作一首《金缕曲》,词曰:“披发佯狂走。莽中原,暮鸦啼彻,几株衰柳。破碎河山谁收拾?零落西风依旧。便惹得离人消瘦。行矣临流重太息,说相思,刻骨双红豆。愁黯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2-01-03 461 0 丰子恺
  • 女人-梁实秋散文精选

    女人-梁实秋散文精选

            有人说女人喜欢说谎;假如女人所捏撰的故事都能抽取版税,便很容易致 富。这问题在什么叫做说谎。若是运用小小的机智,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,获取精 神上小小的胜利,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,这也可以算是说谎,那么,女人确是比较 的富于说谎的天才。有具体的例证!你没有陪过女人买东西吗?尤其是买衣料,她 从不干干脆脆的说要做什么衣,要买什么料,准备出多少钱。她必定要东挑西拣, 翻天覆地,同时口中念念有词,不是嫌这匹料子太薄,就是怪那匹料子花样太旧, 这个不禁洗,那个不禁晒,这个缩头大,那个门面窄,批评得人家一文不值。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2-01-03 618 0 梁实秋
  • 鬼雨-余光中散文精选

    鬼雨-余光中散文精选

    ——Buttherainisfallofghoststonight   Ednast.Vincenetmillay      (一)      “请问余光中先生在家吗?噢,您就是余先生吗?这里是台大医院小儿科病房。我告诉你噢,你的小宝宝不大好啊,医生说他的情形很危险……什么?您知道了?您知道了就行了。”      “喂,余先生吗?我跟你说噢,那个小孩子不行了,希望你马上来医院一趟……身上已经出现黑斑,医生说实在是很危险了……再不来,恐怕就……”   “这里是小儿科病房,我是小儿科黄大夫……是的,你的孩子已经……时间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2-01-03 548 0 余光中
  • 生日-谢冰莹散文精选

    生日-谢冰莹散文精选

      也许是因为自己太渺孝太平凡的原故吧,我从来没有把生日放在心头,也从来没有替自己做过生日。有好几次生日过了半个月或二十天,突然接到父亲或者哥哥的来信提及,才想起我又虚度了一年光阴。      我相信不论是谁,在儿童时代,都是喜欢过生日的,因为在那一天,妈妈一定给他吃好的东西.穿新的衣裳,我自然不能例外。每逢母亲告诉我:“再过几天小狗要长尾巴了”的时候,我便屈指计算我的生辰。到了阴历九月初五这天,我清早起来便像皇帝登基似的那么高兴,我知道在这一天,母亲一定特别爱我,心疼我,不等我开口,她会把家里所有的好点心每样分一...

    名家散文 2022-01-03 485 0 谢冰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