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个小时后,小男孩醒来,他的奶奶却睡着了。我听到了小男孩和邻座一个小女孩的对话。小男孩“我可喜欢吃冰激凌了,可是我奶奶不让我吃”。小女孩“我奶奶每天只让我吃半个”。小男孩“你知道吗?我都是在我奶奶中午睡觉时偷着吃”。小女孩“那你奶奶发现少了怎么办”?小男孩“不会发现,我家对面就是超市,吃完一个,我就悄悄地出去买一个放进冰箱”。我再次被小男孩的智慧惊得张大嘴巴,我也再次确定这孩子长大了是当演员的料。
此行,我踏着徐霞客的足迹,走贵阳,过长顺,及至兴义万峰林下的山寨,实地领略三百多年前,他所赞叹“磅礴数千里,为西南形胜”,“天下山峰何其多,惟有此处峰成林”的万峰林的风采。
耳边欢呼如雷响热泪滚滚腮边淌。看眼前毛主席步伐矫健满面红光!啊我见到毛主席啦毛主席就在我身旁!快记下吧“1966年8月31日下午……这最幸福的时刻载入历史的篇章将使我终身难忘!同志快把热泪擦净别让它把眼睛挡,我要把红太阳的形象
王斌贤捻起几粒铁砂,捏成了碎末,蹲在那里嘿嘿地笑,原来那些铁砂是铅笔芯染了的泥丸。
雪在月下,月在波心,花在桥边,空城一座,繁华一梦!孤独冷寂的心里有多少国恨家仇,一时消融在凄美的月色雪色之间。
说胡杨叶子圆形对,但说是长形也没有错。只不过说是圆形,是远远地观赏秋天胡杨叶金黄时的结论。不知道是否听说过,胡杨还有另外一个学名“异叶杨”。胡杨在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中,为了适应生存,叶子也在进化。胡杨的叶子不同时期有着三种形状存在,树底部和幼年时如柳叶细长,树中部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,近似于普通杨树圆形叶的小形版。据说,还有一种齿形叶,有说生长在树的顶部,还有说是胡杨晚期出现。我又不是植物学家,无从考证,在此不作深论。圆也好,长也好,亿万年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,存在就是的道理,就有存在的必要。
红花,全家人的传家宝,红花,全家人学习工作的目标。我给儿子做出了榜样,儿子也给孙女树立了标杆。愿我家红花更加鲜艳,更加光彩夺目。
上午把草料、粮食铡草刀水槽炊具铺盖卷儿装上车,下午两辆车五个人一齐出发。路过石拐到水磨滩暂停。这个车站连同石包铁路是日本侵华时为掠夺这里的煤炭资源修建的。每天一趟载客两趟拉煤到包头东站。我们将来卸煤的场地已堆得象小山一般。一股风过来,卷起煤屑,黑尘滚滚。
读《曲阜之行》也说孔子文/李晓明(新西兰)近闻一篇散文《曲阜之行》(以下简称“曲文”),在中国散文网火爆了。周末,放下手上的重要工作,赶紧取来一睹为快。此文最值得称道之处,就是资料充盈详实,令全篇血肉丰满,让人读来获益良多。“What do readers learn?”(读者学到/获悉了什么?),是国际学界公认的,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。“曲文”中,有作者亲临现场的细致观察,包括对环境、人文、历史、风俗等诸方面的描摹;也有作者漫游互联网取来的趣闻轶事、名人名言等;更有作者对孔子学说的思考与理解。
通过精心安排及诗人特有的文采,作者将这一切融进了洋洋洒洒近5千字的美文,最后迸发出强烈的感慨以结束全篇。这感慨不空泛,不哗众取宠,令人深信确实发自作者肺腑。那些类似的题材却内容苍白、仅充满着“文学腔”的文章,与此文相比差距不可以道里计!“曲文”中谈到历代皇帝如何尊孔,这激发了本人作更深层次思考的兴趣。这是一个非文学、纯历史角度的思考,将牵涉一些观察。期盼那些被誉为“大智者”的作家们,对此早有了自己的答案,可为愚钝如我者解惑。当然,不能苛求作家成为史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;能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写好一篇有关中华文化方面的散文(而不是论文),已是无可厚非了。这里列举一些史实。宋太祖赵匡胤搞陈桥兵变,把皇帝推翻,自己当皇帝,这不符合孔子学说。但他当皇帝以后又把孔夫子请了回来。成吉思汗的铁蹄踏遍欧亚大陆,而他的后裔、元朝之后的皇帝,到山东去祭孔,给孔子极高的地位。朱元璋起兵造反,反孔,然而登基以后却要到曲阜祭孔。太平天国洪秀全也是从批孔开始,可等他到了南京做了天王以后又要尊孔。蒋介石坐上了宝座以后去尊孔、祭孔,还把孔家的后代请到台湾。可他1927年向共产党人、工人举起屠刀时,何曾想过这合不合孔子的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恕、忠、孝、悌”等思想!前伟大领袖有一句名言, 云“我生着一副大中华面孔”,你敢说他不是一个“正统的中国人”吗? 可他偏偏就是坚定地反孔、批孔者!够了,无需再多举例了,这些史实足以引起我的深思: 孔子学说,在二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究竟价值、作用何在? 西方诺奖获得者有关孔子的宣言,有没有考虑过儒家思想与西方价值观之间內在的根本冲突?谁能最终战胜或同化谁?思考之余,遂成一律,勉强能概括本人不成熟的见解。七律?有感于历史上贬孔尊孔(用上平十一尤韵)太息洙源枉自周,麒麟百祀誉沉浮。弗知论语同空语,能辨清流异浊流?恃暴夺銮山寇旨,尊儒顺治帝王猷。骚人若骛趋天意,排列千竿钓孔丘。注:首联:“洙源”代指孔学发祥地,见写位于孔林的孔子陵墓之对联“洙源萃秀,泰岳钟灵”。“周”: 忠信为周,见《国语·鲁语》。 “麒麟”喻孔子(见王安石《悲哉孔子没》)。颔联: 毛泽东认为,孔夫子的很多话都是好话,现在看起来也都是好的,但是拿到现实社会里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,所以又都是废话!毛泽东还认为,现在的孔夫子已经不是当年的孔丘本人,历代的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需要,都给他梳妆打扮过(鲁迅也有类似的看法)。颈联: 打天下时反孔,坐天下时转而尊孔,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俯拾皆是。李晓明2017年10月28日作者简介:李晓明,男,祖籍江苏滨海。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本科毕业,曾在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任教。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在复旦大学读研期间被派赴英国留学,获斯特拉斯克莱德(Strathclyde)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,随即受聘于谢菲尔德(Sheffield)大学东亚经济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1997年起先后任新西兰梅西(Massey)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讲师、高级讲师I、高级讲师II、副教授、首席教授(金融经济学),2017年起任梅西大学教授(含首席教授)职称评委会委员。 2007年以来分别任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和金融保险学系兼职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增长与稳定,金融计量模型与市场联动,国际汇率波动,卖空限制与资产定价。迄今已在国际学术界发表论文、专著、研究报告达150余篇(部),英文论文下载率在全球经济学界排名前1.71%,论文被引用次数约1250,担任多家英文经济学杂志国际编委和匿名审稿人。荣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亚太经合组织金融与发展研究资金(位于亚太申请者第二名)、英国政府国际发展研究资金、两度应用经济学原创性优秀论文奖(国际)、中国江苏省金融学会第四届优秀金融论文一等奖等科研资助或奖项。入选美国《世界名人录》、全球《炎黄子孙·杰出海外华人名典系列新西兰卷一》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分学科排行榜。2015年起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古典诗词,已有作品发表在《新民晚报》夜光杯副刊、大型诗刊《中国风》,获《第八届黄鹤楼诗词大赛》优秀奖、《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》一等奖、最佳诗歌奖,《第十四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》精英奖、《第三届“诗词中国”传统诗词创作大赛(海外组)》二等奖和三等奖、第三届“中华情”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。附牛应萍步韵李晓明老师的七律七律·赞孔子(步韵李老师)太和元气本为周,吟在巅峰任石浮。玉树葳蕤教众仰,大鹏叱咤遏云流。截途蠛蠓雕虫技,尊礼君王霸业猷。远誉圣贤因凤德,汇归四海共知丘。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三日注解:(1)太和元气:指孔子思想体现出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、最高贵的一面。(2)石浮:喻是非颠倒。(3)蠛蠓:即蠓,身体微细,群飞塞路。(4)知丘: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 孔子曰:‘知我者其惟《春秋》乎!罪我者其惟《春秋》乎!’” 孔子名丘,作《春秋》,后世遂以“知丘”为对作者及其作品深为理解的典故。 曲阜之行(修改稿)文/牛应萍“我的时间尚未来到,有些人要在死后诞生”。说这话的尼采是疯狂的,也是自信的。当走近曲阜、走近孔子的那一刻,我便深刻地感到,这句话却是说给孔子的。曲阜诞生了孔子之后,一个奇迹也随之诞生。与其说曲阜成就了孔子的名,倒不如说孔子造就了曲阜的美。15.71万平方千米的齐鲁大地,圣贤独幸与曲阜。对孔子的崇敬,就在这万仞宫墙下油然而生。“万仞宫墙”是在说孔庙的院墙很高,倘若你找不到进去的门,就看不到里面的雄伟和壮观吗?答案一定不准确!这里还寓意着孔子的思想和学问博大精深,就像这宫墙万仞一样的高不可测。历史的轨迹,顺着晨钟暮鼓的响起,逐渐地清晰可见。当辰时来临,冗长的晨钟,带着我穿过时空隧道,回到2500多年前的鲁国曲阜,来亲临城门开启,去迎接那崭新的一天。看这些翩翩起舞的少女,宛如一朵朵出水的清莲。优美的语言,向人们阐述孔子的品,如荷花一样的高贵;孔子的思想,如荷花一样的圣洁。清逸潇洒身着白衣的书生,优雅地舞动着《书舞》。手中灵动的狼毫,是在临摹孔子的著作吗?哦,是的,娴熟的笔法随着水袖的翻转,出脱了《论语》的开篇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”。信义之乡礼仪之邦的曲阜人,用这样特殊的方式打开了孔庙的城门,万仞宫墙已不再高高在上,拒人以千里之外了!宫墙上招展的彩旗在频频招手致意:欢迎呀,欢迎!东方的耶路撒冷,是炎黄子孙朝觐圣贤的地方。走近孔庙 ,说不出的感觉让我直想哭,眼泪已悄悄滴落。我知道,这是激动的眼泪,是幸福的眼泪。我倍感愧意,我竟如此怠慢和忽略了这个令我深深震撼的圣地。“我早该来了!”,我在心里自责。这尊“金声玉振”牌坊在孔庙的最始端,向人昭示着孔子的学问,如同奏乐的全过程,自始至终完美无缺。古乐是以敲钟开始,金声为“始条理也”;玉振为磬落的声音,“终条理也” 。“金声而玉振也”,始终有条有理,是精湛而又完美的。办事要“有条有理”,这成语就是从孔子的学问里得到的呀。棂星门本是祀天的地方,相传天上星系“有二十八宿”,那个掌管文化的星叫“棂星”,又名“文曲星”。把孔子视为“文曲星”,说明他文高盖天。过去祭天要先祭灵星,孔子啊,人们尊敬你犹如敬天一般。是在敬你“德侔天地”和“道冠古今”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棂星门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,那是下轿碑和下马碑。西边的下轿碑早已毁坏,东边的下马碑上写着“官员人等至此下马”。庶民百姓路过孔庙,要下轿下马徒步而行,这规矩已蔚然成风。孔子,只你有才会这样的待遇。走过孔子藏书用的奎文阁,便来到了十三碑亭。早在唐代时就有了石碑,历代皇帝们都想把对孔子追谥加封的“公德”彰显在石碑上,也想把尊孔祭祀的“壮举”雕镂在碑身里,还想把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过程写在碑文中。我不说南八北五的十三碑亭里有赑屃水盘,重达65吨的康熙御制碑;也不说东南、西南两角的露天碑群,我只说这尊断碑。当年谭厚兰率二百多喽罗“破四旧”而至,地方红卫兵趋之若鹜,甘为马首是瞻。“彻底捣毁孔家店革命造反”们,用解放牌汽车拉断了康熙的“万世师表”巨匾,用拖拉机拉断了高五米的“成化碑”。然而,无论你怎样狡辩,孔子的思想观念早已融入到你的血液里,早已融入你的生命里。你变不成美国人,也变不成欧洲人,你就是一个正统的中国人!因为中国有一个孔子!虽然裂变是巨大的,却没有倒下。被鲜血粘固住的硬骨仍巍然挺立着。难道这不是孔子的魂不倒神不灭吗?!大成殿前的这片小小的杏林,婆娑的树影间挺立了一座黄瓦朱栏的方亭,相传是孔子曾经设教讲学的地方。有庄子《渔父篇》言:“孔子游乎缁帷这林,坐休乎杏坛之上,弟子读书,孔子弦歌。”。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,“除地为坛,环植以杏,名曰杏坛。”。置身与杏坛,仿佛还能听见弟子们朗朗的读书声。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,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,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……这些孔子的思想精髓,成为醒世之言,影响了中国两千五百多年。为华夏子孙骄傲,为世人汗颜。大成殿中有威仪,重檐九脊黄瓦飞甍,雕梁画栋气势雄伟。最引人瞩目的是前檐10根高浮雕龙柱,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,中刻宝珠意为二龙戏珠。雕刻玲珑剔透,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,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。要知道,只有天子才能仪龙容,孔庙如此奢华,难道不怕恼怒于皇帝?然而,这正合天子之意。乾隆皇帝来曲阜祭孔时,石柱均用红绫包裹,惟恐皇帝看到,会因其超过皇宫而怪罪。还有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民间传诵着:乾隆有一个女儿脸上有块黑痣,相术说这块痣主灾,破灾的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的人。朝里大臣们议论,天下只有孔圣人的后代最有福。可按规定满汉不能通婚,于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,将女儿认汉族大臣、户部尚书于敏忠为义父,以于家的名义嫁到孔府。也许是有了这宗亲,乾隆先后8次来曲阜。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。“大成”二字出自《孟子》:“孔子之谓集大成”,赞扬孔子思想集先圣先贤之大成。我仰视着肃穆与庄严的殿堂,惟有敬仰,惟有震撼。触摸着斑驳的门环和墙壁,看着错落的飞檐和门前因古老而嶙峋的松柏,久久站立于此,遥望昔年的繁华。金碧辉煌的大成殿内,有大型神龛九座,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。孔子头戴十二旒冕,身穿十二章王服,手捧镇圭显得高贵威严,俨然一副君王的形象。这是被历代帝王神化了的孔子,实际上孔子的真实形象应该是布衣 文人。孔子塑像两侧的神龛内,东为复圣颜回、述圣孔伋,西为宗圣曾参、亚圣孟轲,称为四配。再两侧是十二哲塑像,除宋儒朱熹外,均为孔子弟子。在古封建时代,大官显宦建立功勋后,都要加官晋爵封妻荫子,享一番荣华富贵。而偶有过失则受惩处,或被贬、或卸职、或流放、或杀戮,往往殃及子孙,甚至被活灭五族、九族。“达时天下贵,穷时阶下囚”,这几乎成了定律。但孔子家族却是一个例外,两千多年来非但没有被贬谪被废黜,却代代异常显要,成为绵亘千年的孔圣世家,这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。孔子的子孙被尊为圣裔,延圣道繁衍接续,官爵可以子孙世代相袭,辈辈相衍。随着孔子谥号的追加,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,到北宋宋仁宗赐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,孔宗愿被世袭衍圣公,而达到封官的顶点。而孔府就是衍圣公府。孔府占地240亩,太大,我无法丈量;有厅、堂、楼、房463间,太多,我数也数不清;152座殿堂,太深奥,我很难读懂;九进院落,东、中、西三路,太长,我走得很累。我偏对这些门楹上的对联颇感兴趣。看孔府正门两旁明柱上的对联:“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,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”。细心的人会发现上联中的“富”少了最上面的那一点,下联中的“章”字最下面的那一竖成了破“日”之状。把 “富”字去了点,这叫宝贵无顶啊。破“日”之章,这叫文章通天呀。在孔府前上房正堂中,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:“东溟量深西华测峻,秋月俪洁春风酿和”。原意是说,东能测量东海之深,西可测量华山之高。在这里是比喻衍圣公的学问功底深厚,可与东海比深浅,可与华山比高低。 三堂上房内有这样一副对联:“宝月卿云瞻厥度,奇文妙墨炳其华”。 这副对联意在着力歌颂孔府文物宝贝多,质量价值高,似宝月卿云一样显示着它的风采。诗文书画好,妙不可言,如锦簇花团一般表露着它的光辉。孔府的后花园,花坞簇簇石山岑岑,水榭亭亭喷泉盈盈,古柏苍苍虬藤摇摇。看这一株“五柏抱槐”,说是五柏实则一松。古老的松由于年代久远,或雷劈或电打,一松分成五瓣。这还不算奇,奇的是在五瓣之中又长出一槐。有人说是因为松树五瓣之后有一只鸟飞过,在五柏的中心位置撒下一粒槐树种子。槐与松同根,松抱槐不分彼此。但松槐秉性不同,长生的长生,落叶的落叶,却互不滋扰。从远处望去,五柏抱槐云冠巍峨,青翠苍郁,华盖翳日。近看古柏躯干嶙峋,筋络突暴,欹枝遒劲。五柏抱槐已有数百年轮,依然苍郁繁茂秀美多姿。五棵柏树与中心的槐树盘根错节,枝叶交柯,互相依偎着拥抱着。这奇妙的自然景象,激发着我诗一般的情怀。我在想啊:春天里,槐树悄悄地抽牙吐绿,并在暮春时节开出一串串长长的白花英,引得一种据说只生活在孔府大树上的俗称哇子、学名鹭鸶的鸟儿,为她引颈长鸣,绕枝飞舞,让古柏感受她青春的律动。夏日中,他们一同迎接烈日的炙烤、大雨的冲刷、雷电的摧击,共同彰显生命的魅力。秋风之下,一块看叶落飘逸的潇洒,看无痕的秋水在漾漾。严冬之上,一起经受狂风的撕扯、暴雪的欺凌,老松精心地用翳枝保护着瘦槐。看着想着,我不禁被感动了。柏槐不同种,却能相互包容相辅相成,植物尚能如此,何况我们人类。人更应该以爱心仁德为体,以诚正和睦为用。柏抱槐就是慈悲(柏)为怀(槐),真正诠释了慈就是爱,悲即是同情心和包容心,人生最幸福的就是能宽容与包容一切。沿着凝重、庄严、肃穆的“神道”一直向前走,那里是孔林的方向。路很宽,路边挺立着望不到头的参天桧柏。走过文津桥,双碑楼和大石坊,穿过六柱五门的万古长青牌坊,“皇家马车”载我来到了孔林。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有陵园,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、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。这里有十万坟冢,大多数都是夫妻合葬,所以至少葬了二十万人,而碑铭却只有三千。按照孔家的风俗,孔林有三不进埋:不满18岁的人死后不进;犯了国家王法被判死刑的人不进;虽是孔姓妇女但已嫁出去的不进。再坐电瓶车缓缓向前行驶。二门内的这条东西横穿的小河就是洙水河,因流经孔子墓前与“圣脉”攸关,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,宜与“圣水”天地共长久。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,与泗水并称为洙泗,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的代称。古洙水早已湮没,河上立有桥三座,左右皆为平桥,中间的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,名曰洙水桥,在我看来,它也是圣桥。这文武两尊石人称翁仲,是秦代骁将,文者执笏武者按剑,专注地守在墓前。你们是不会寂寞的,有参天的松柏和你们一起固守着圣人。10余万株树木,主要有楷、柏、桧、枫、枋、槲、柞榆、雒榆、女贞、五味朴、安贵、谗檀等数十种珍稀的乔树巨木,全是孔子的弟子各持其乡的名树异株,前来孔林栽植的。陈陈相因延续至今,使孔林成为人造林海。这便是孔子墓了,墓的右边是孔子的儿子孔鲤之位,前边是孙子孔伋之墓,三座坟墓的排列寓意为“携子抱孙”。墓西的房子是子贡庐墓处,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3年尽皆离去,只有子贡守墓6年。那几座亭子叫驻跸亭,是当年皇帝祭孔时休息的地方。我肃立在圣人墓前,沐浴着那曾笼罩万物苍生的圣洁光辉。双手合十,以一颗虔诚的心,表达着我对圣人的无限敬仰之心。这时,如织的人流凝固了,都在静静地感受圣人的呼吸,抚摸圣人的脉搏,倾听圣人的教诲!郁郁苍苍的林海,让我对万古长青的含义有了深层次的理解。万古长青不仅是指孔林中的万千树木,在蹉跎岁月中葱茏俊茂长青不衰,更寓意着孔子的思想、信念、学说、德沛天地、恩泽四时。漫步在曲阜的街头,牌坊四立,古巷幽深,楹联比比皆是,浓郁地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低矮怀旧的灰黑色调的城墙院落,青色花岗岩的石路,体现着厚重的历史。热情厚道的曲阜人,淳朴的民风,还有那干净整洁和草树青青的大街。最令我称奇的是,无论是谁都会说几句《论语》。老大爷老奶奶会背诵,小孩子们声音很脆,看似很像农民的妇女也能娓娓道来。我在心里纳罕,由衷地佩服!不管是宾馆、饭店、商店,街头巷尾,车站景区,一抬头一转身,就会看见这样的字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!这便是孔子的“仁义礼智信”,“温良恭俭让”,直接教化于他的子孙后代。此刻,我想起了韩愈的《幽兰操》,明白了“雪霜茂茂,蕾蕾于冬,君子之守,子孙之昌”。当儒学上升为国学的时候,当全世界有400多家孔子学院的那一刻,孔子已经走向了世界。然而,孔子是我们的,儒家文化之于国人,已溶于血液植入,国学将在中华大地展示永久地风采。可孔子的的确确也是世界的,部分诺贝尔奖获奖者,曾在巴黎发表的一个宣言中预言:“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活下去,必须回首2500年,去吸取孔子的智慧”。此次曲阜之行让我深深地感到,我不仅是补上了历史,更重要的是补上了脚步,我庆幸自己来得还不算太晚。 “孔子孔子,大哉孔子!孔子以前,既无孔子;孔子以后,更无孔子!孔子孔子,大哉孔子!”!字数4900 2003-9-6初稿 2017年11月6日修改稿作者简介:牛应萍,女,甘肃省酒泉市退休工人,现居地广州。文学爱好者,酷爱古诗词,潜心学习三年多。有800多首古诗词发表在网络个人主页,也多次在诗刊上发表。曾获得第二届“中华情”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,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。今年五月,获得由桂林举办的“诗意秀峰”三月三诗会优秀作者奖。想起了孩提的光阴,年关总是围着石磨转悠,一推一就,从磨缝里流出的香醇年味,伴着童年的记忆变成了遥远的乡愁。那时的年关是简单的,缝一件卡布新衣,怀惴两颗炒好的瓜仁,与伙伴到山坡痛快的追撵一阵子,再回到家用脏脏的小手抓起一把才出锅的酥肉塞进口中,美美的年味真是弥漫着整个山野。因为简单,所以快乐,因为纯粹,所以本真!过年就是团聚,全家老小在一起,一瓶小酒,两捆面条,大家穿着新衣,行走在年关的小路上,相互拜年问候,其乐融融的年关总是让人心神向往。随着岁月的流逝,我们慢慢地成为家之脊粱,工作与家庭,柴米与油盐,样样都要放在心上,放下吧,放下生活的重荷,放下稳重的资深,让自己象幼儿一样幼稚与纯净,把年味酿成儿时的模样。
父亲十七岁与母亲结婚,相依为命,得三子。在农村,父亲在政策尚不很明朗的时日,曾用公家的手扶式柴油机拉角赚钱,也曾脑洞大开利用废弃的池塘养鱼,也曾想买草绳机挣些利润……父亲是一个有想法的人,但诸多原因都没大成就,甚至会招来乡邻亲友的讥讽。若把一个能人放在不对的空间里,有时会遭遇比常人更大的灾难,我的父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。我现在想来,一个有些文化有些思想的人,他是怎样苟延残喘地在农村的土块间踽踽独行,以至嗜酒如狂、崇信鬼狐,以至整个后半生眼神都是忧郁的。父亲从小营养不良,一生劳碌奔波,加之嗜酒等不爱惜自己的身体,父亲一生多疾缠身,身心俱废,苦不堪怜。父亲在他的笔记中有这样让人涕泪横流的话:
免责声明:文章《优美散文摘抄加赏析》来至网络,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!
- 上一篇: 优美散文摘抄800字高中
- 下一篇: 优美散文摘抄加赏析500字
评论